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藕正当时。眼下,藕农们纷纷抢抓农时,播种种藕,期待着秋季莲藕大丰收。
4月23日上午,记者在刘桥镇极孝村看到,安徽人孙智平正带领工人从泥土中起出种藕,他们每人手里一把高压水枪,通过水枪冲散淤泥,再稍稍一使劲,种藕就被拔了出来。“我特意将一批莲藕留作种藕,像这种从重庆引进的泰康6号,口味好,皮相也好,一年到头一点药水都不用打,绿色无公害,可以确保莲藕的口感和品质。”孙智平说。
随后,他手拿种藕,按照其形状,熟练地在田里扒出一条沟槽,将种藕埋在泥中。孙智平介绍,种藕一般要求泥槽在15厘米深左右,种藕要斜放下去,然后抹平,要注意把种藕头部往下扎深一点,以便藕苗好生长。
据了解,孙智平在通州共流转了150亩土地种植莲藕,其中有80亩在刘桥镇。每年8月中旬,莲藕进入成熟季,便可上市,一般收获期可以持续到来年清明前。
“我这边一亩大概种400公斤,一般能够收1500公斤左右。”孙智平说,“今年的价格还可以,春天好卖,批发价在3元/公斤,零售价肯定就不止了。”
在现场,记者替他算了一笔账:按3元/公斤的批发价,一亩地藕的产值约4500元,150亩就是67.5万元。在市场需求下,规模种植,薄利多销,一年下来可谓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