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姜镇保障村,如今最时髦的事情,不是种地,不是跳广场舞,而是读书。自从有了农家书屋,这里已经成了村里不少爱好读书的大爷大妈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近日,记者来到保障村农家书屋,近9000册的各类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一杯茶、一本书,多位村民正安静地阅读书籍。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袁霞告诉记者,“书屋里经常坐满了人,一些老党员、老干部比较爱学习,每天来看书的人很多。而假期里小朋友比较多,他们会挑些文学、科学、科技类书籍来阅读。”
村民宋学花是书屋的常客,只要有空,就会往书屋跑,“平日吃过午饭就会抽空来看会儿书,挑一些关于保健、煮菜之类的书,学着怎么健康饮食。”来过书屋的人都说这个去处好,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读书,村民陈淑萍就是其中一个,“管理员比较负责,书籍都放得整整齐齐的,阅读环境很好。”
据悉,书屋内部管理系统与区图书馆相连,实现通借通还。“为了迎合村民的更多需要,现在书屋不仅能看书,还能提供书本外借。”袁霞说。书屋深受居民喜爱,书籍借阅率高,全村阅读氛围浓厚。2018年该书屋获评南通市四星级农家书屋。
为吸引村民自发、踊跃地加入“阅读大军”,保障村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还有猜灯谜、知识竞答、诗朗诵活动,今后,该村准备经常性地开展书法交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并不是为了读书节而读书,而是更好地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培育城市文化和气质,推动“书香川姜”建设。近年来,川姜镇积极推广阅读文化,健全阅读服务体系,从每一个细微处着手,让老百姓的生活洋溢书香。
在川姜,除了村居里的农家书屋,还有个远近闻名的阅读阵地——“农民集报王”倪健的报刊收藏馆。倪健集报40年,通过订、买、“索”、换等方式,集得古今中外各类报刊两万多种数万份,涉及近100个国家,时间横跨3个世纪,并“分门别类”规划了“党代会”报纸展厅、“人代会”报纸展厅、家纺行业报纸展厅、国际展厅、历史展厅等。
在“倪报痴”的经营下,现在,“倪健报刊收藏馆”已经发展成为三星级中国集报之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家纺报刊收藏展示基地。倪健告诉记者,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参观,“阅读可以让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自己也很爱阅读,希望通过这个报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