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谱
孙占彪,1920年8月生,原南通县二甲镇五福桥人。1938年,孙占彪加入抗日救国的队伍,先后担任国民党南通特务总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任七连连长、南通县独立营营长、南通县独立团团长、南通县警卫团副团长。1941年6月底的一次战斗中,孙占彪身受重伤,不幸牺牲。
孙占彪自小聪敏过人,喜欢习武,胆大过人。1938年,孙占彪满怀抗日救国的赤诚,参加了国民党南通特务总队,不久在特务总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任七连连长。但是他逐步意识到特务总队并不真正抗日的实质,特别对该部主要头目丁维藩之流消极抗日、互相倾轧的反动思想及恶劣作风很是反感。正当他苦闷彷徨之际,党派马一行、郭守信等同志来到三大队,进行抗日宣传教育。从此,他开始与地下党联系,真正走上抗日救国之路。
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纠纷,特务总队被韩德勤的保安旅缴械。孙占彪所属连队被打散,并与江北特委地下党失去联系,但孙占彪仍设法把一部分失散的人员和枪支集中起来,组织了“抗日特务队”,在二甲镇五福桥到四甲坝的运盐河一带坚持抗战活动。
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11月下旬,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北兴桥建立后不久,孙占彪就带了约一个连的部队到了北兴桥,坚决要求参加新四军。经县委决定,把孙占彪的部队与分区的一个连合编为南通县独立营,孙占彪任营长。不久又扩编为南通县独立团,孙占彪任团长,郭守信任政治处主任。1941年4月,独立团与整编的县保安旅合并成立南通县警卫团,由县长梁灵光任团长,孙占彪任副团长。在此期间,孙占彪加入中国共产党。
孙占彪走上革命道路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对敌斗争中英勇善战,对保卫抗日民主政权和巩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很大作用。
1941年6月下旬,南通县委提出“打一仗,用胜利来纪念党的生日”口号,孙占彪接下了这一任务,经过仔细侦察和考虑,决定在余西区五福桥附近伏击日本侵略军。
孙占彪是当地人,对地形比较熟悉,6月28日这天,他率领十多名战士开始了行动。为了“引蛇出洞”,这天夜间他们先将二甲镇至余西的电话线割断,通讯中断使鬼子十分恼怒。29日大早,日军就分水陆两路出动,陆路查线、修线,水路用汽艇在运盐河上来回巡逻。孙占彪抓住日军汽艇往返巡逻与陆路敌人相距较远的时机,果断命令伏击部队向汽艇开火,一下子就打倒两三个敌人。正在战斗的紧张时刻,突然我方的机枪卡了壳,汽艇上的日军乘机跳上岸来反扑。孙占彪带领战士冲杀过去,被敌人枪弹击中腹部,一会儿,鲜血就流满下半身,警卫员赶紧替他包扎,并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将虚弱的他背下来,部队也随之撤离伏击地。
梁灵光闻讯赶来,立即组织人员将孙占彪送往四分区后方医院。一个星期后,孙占彪伤势转重,在生命垂危时,他一再嘱咐两个侄儿要好好听党的话;他还特地把手下的同志叫到床前,要他们“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坚持抗战到底”。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岁。1941年7月上旬,南通县政府、县警卫团在北兴桥为牺牲的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7月20日,苏中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又在北兴桥召开会议,追悼南通县警卫团牺牲的孙占彪等四位烈士。
如今,在孙占彪烈士纪念碑旁,苍翠的松柏巍然挺立,似乎静静诉说着这位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故事……
(感谢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区委党史办、区关工委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