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金沙街道御润家庭农场见到王竹青时,他正在葡萄园里给葡萄藤修剪枝条。“在这片葡萄园之外,还有樱桃园、生态养殖区等,我们农场发展综合生态种养模式有5年多了。”王竹青告诉记者。
2013年,有着乡土情结的“80后”青年王竹青回归乡村,在金沙街道平桥镇村创办御润家庭农场,种植葡萄。2017年,王竹青又流转60亩地,搞起了田园综合体,并开挖了一片水塘,建成集种养、采摘、垂钓、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庄。
近几年,农场的樱桃、葡萄相继申报了无公害产品,水果玉米等蔬菜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王竹青还把自种的葡萄、樱桃加工制成葡萄酒、樱桃酒等,并注册了商标,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2018年,御润家庭农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在农场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王竹青不忘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他通过赠送果树苗,发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樱桃、桑葚等,还教授技术,帮助销售。村民们如有卖不掉的,他出资收购,保障村民收益。
2016年10月,王竹青发起成立通州首家农业类协会“鑫农盟协会”,目前有同类会员20多个。大家‘抱团’推广通州农副产品,打造品牌。
作为区人大代表,王竹青对农村困难群体特别关心。“我们农村里还有一些贫困户,特别是80岁以上患病的老年人,他们有的困难到连医疗保险都交不上的地步,我想通过某些渠道帮助他们解决这类实际困难。”王竹青表示,今年两会,他准备撰写关于提升贫困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水平的建议,呼吁政府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