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心系“三农”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01-23 作者:黄锐​ 阅读:1100

  1月4日,当记者在东社镇农业办公室见到张华时,他正在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谈,随后便开始准备撰写在今年两会提的建议。对他来说,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传达上去,是身为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张华担任东社镇农业助理、农经助理、陈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主要负责农业项目的对接工作,在基层工作八年的他,深刻清楚发展农业项目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他积极寻找合适的农业项目,但由于土地性质的局限,很多涉农项目去除农资仓库、农机仓库等必要用地后,可供建设其他配套设施的用地指标所剩无几,无法满足项目深度发展的需求。“在项目引进的过程中,多数的投资者对项目落地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土地指标建设方面的限制,导致一些高附加值的项目最终没有落地。”张华遗憾地说。

  配套建设用地指标的缺少,同样影响已经落地项目的发展,白草莓项目是东社镇2018年引进的,现种植规模50亩,为该镇农业示范项目,由于缺少配套建设用地,该项目的包装、检测等生产流程只能放在上海,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两会上,我将提出‘增加涉农项目配套建设用地指标’的建议,特别是要增加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仓储流通设施用地的规划空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助力。”张华表示。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张华将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勾画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除了增加农业项目配套设施用地的建议外,张华还注意到路灯的照明管理,他发现城区路灯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融入通州本地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定位。“我提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在规划设计路灯时,融入当地文化。像忠孝园,我们可以把忠孝文化的牌子挂在路灯上,形成本地独特的照明景观,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