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法官冒雨现场调解暖民心

发布日期:2019-01-15 作者:钱向荣 阅读:937

        “张法官,下这么大的雨,你们还特意跑来为我们调解,真是太感谢了。”1月9日傍晚,刘桥镇慎修村村民戴某握着平潮法庭张尤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当天寒风萧瑟,张尤带领着工作人员下田查勘,现场成功调解并执行了一起乡邻通行纠纷。据了解,原告戴某与被告高某系邻居,戴某认为历史上从高某家东山墙散水坡边为界址,往东形成过一米宽的人行道,再往东是戴某家的责任田。但多年来,高某已将该人行道挖掉了一半,直接影响了戴某家的通行及责任田的耕种,遂要求恢复。高某则认为分田时并没有所谓一米宽的道路,而是因为高某家建房时为了便于拖运建筑材料,临时修建了道路,该道路系两家合建,另外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田与田之间根本就不需要一米宽的道路,自己并未侵占戴某家的责任田,如果戴某需要恢复道路,应使用自家的责任田进行扩建。双方为此纠纷不断,经镇村多次调解未果,戴某遂向法院起诉。

        案件经过两次庭审,双方各执己见,争议巨大。期间,张尤也曾到现场查勘并向村里了解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但都因双方要求的差距过大而未果。考虑到本案直接判决的社会效果以及后续执行问题,张尤决定再到当事人家里去一趟,做最后的努力。

        当天下午,张尤冒雨下到湿滑泥泞的田地里,勘查了四十多分钟。随后,又立马到当事人家里现场做调解工作。张尤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悉心分析判决后可能的结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作出让步,并达成了一致协议:恢复历史道路,并给高某家留出45厘米路面用于排水。

        为了能够彻底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减少后续执行的麻烦,张尤又马不停蹄地再次下田,当着双方当事人的面,现场测量、拍照、打桩,为这场僵持已久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