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赶上了好时代
我区居民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感触深
40年,半辈子,在历史长河里或许只是一瞬,但改革开放的40年却永垂史册。
12月18日收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金沙街道育才社区的退休干部周汉林把这40年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这四十年,我们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我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周汉林退休11年,“我以前觉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最好阐释。”周汉林笑着说。可上世纪七十年代别说没电话了,就是电灯也不能每天通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但电灯是家常便饭,电话也进入千家万户,手机也渐渐出现了,而且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我自己也是换了一部又一部手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座机很少人用了,我因为恋旧才没拆机。”周汉林说,总书记号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他相信循着改革之路,祖国必将发展得更好,“我要坚持锻炼,用健康的体魄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
看完节目,退休工人邱祖岚准备去社区的老年大学上课,“改革开放40年,变化太多了。”她笑呵呵地说,“国家已经连续14年为退休人员加退休工资,这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什么买什么,出门就是公园,公交车四通八达,闲着还能免费上上课充充电,退休生活真是方便、舒适、幸福。”
东社镇东社居村民陈营江特意给自己放了半天假,和街坊邻居一起收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电视直播。“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取消农业税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系列重大改革便民、惠民、富民,让我们农民深切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陈营江兴奋不已。
“国家政策好,我们自身也得加把劲。”今年52岁的陈营江年轻时是瓦工,一直在外打工。2001年,他瞅准了家乡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机遇,毅然回乡创业,开始原生态种植草莓。5年前,他又在省“科技兴农模范”赵亚夫研究员的指点下,将日本“越光”这一水稻新品种成功“移民”我区,实现了草莓、水稻一年两作,这在我市尚属首创。“水稻丰收了,草莓变甜了,这些都是真正的绿色有机食品。现在除了北京、上海等地的销售商前来预订外,最近我开始尝试网上销售。”陈营江喜滋滋地说,为拓展销售渠道,他还申请了“甜心老妈”商标。“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乡村振兴不光能解决贫困问题,也给乡亲们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我们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看着满园鲜红的草莓,陈营江显得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