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小学“新三好”少年闪动德育之光

发布日期:2018-11-22 作者:王春香 于其勇 阅读:775


  11月15日下午,通州小学共育课程“新三好”讲堂·二年级专场在学校颐贤楼举行,二年级师生及家长代表、学校教师、镇巴跟岗学习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新三好”讲堂是学生们的一次汇报演出,老师、学生、家长将平日的德育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生动诠释了二年级“乐观”这一主题(见右图,王春香 摄)。二(10)中队亲子故事讲述《磨难是特殊的成长》令全场热泪盈眶。听完二度车祸的张雨萌同学的真实事迹,孩子们发自内心地为身边的乐观小天使叫好,他们也从中体会到乐观的真正含义。

  “健康生活,奋发向上,拥有吃苦耐劳的勇气、迎难前行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这是通小敏慧娃闪亮的标志和可贵的素养。”“新三好”讲堂结束后,通州小学校长陈玉动情地说。1996年以来,通州小学坚持不懈地进行德育实践研究,形成了“新三好”德育特色,即“在家庭乐做好孩子、在学校争做好学生、在社会学做好公民”。2017年6月,该校申报《指向“新三好”品格提升的共育课程建设》,成为江苏省首批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是南通市仅有的两所小学之一,也是全区唯一。

  培育“新三好”少年是通州小学敏慧文化的内涵之一,学校通过在一些特定的日子开展主题活动来加强对孩子们的美德教育。9月28日,由通州小学承办的成长仪式在区体育馆举行,庄严隆重的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也促使他们培养诚信、勤奋、创新、担当的“新三好”品格。每逢重阳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社区劳动,通过一次次有意义的活动不断提升品格素养。

  通州小学政教处主任曹晓英介绍,学校不仅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来提升学生们的品德,更是将德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始终。每一天,校门口的学校吉祥物“敏敏”和“慧慧”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深受敏慧文化浸润的通小学子,人人争当“新三好”少年。除了“新三好”讲堂,“新三好”超市也定期开张,同学们通过平日的三好积分兑换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展示学生拾金不昧、文明有礼、刻苦钻研的“新三好”风铃墙,也向全校师生展现出榜样的风采。校园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遇到老师同学亲切问好,虽是不经意的举动,却同样闪动着美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