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我区今年标准化居家养老站建设任务已完成近八成

发布日期:2018-11-14 作者: 徐艳梅 阅读:985

        11月8日中午12点30分,刘桥镇新联居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里,一桌老人正在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十菜一汤,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陆美珠边吃边说:“好得没魂,吃现成的就算了,菜还每天都换。”

        陆美珠今年77岁,子女在外地工作,“所以我就到服务站来了,每天9点来,打牌、聊天,活动活动,晚上吃好晚饭再回去,身体不舒服的话服务站还有人照顾帮忙,再好没有了。”陆美珠快人快语,众老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目前我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34.31万人,机构养老只占1%,为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安,从2008年开始,我区试点居家养老服务,2011年在南通地区率先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目前已建成由一个区级居家养老指导站、1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3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今年我区又把30个村、15个居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设有七大功能室:就餐助餐室、助浴室、健身室、阅览室、活动室、精神关爱室和日间照料室,全面提升老人生活质量。

        石港镇渔湾社区的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刚投入运行,社区主任何晓春介绍,原来服务站只有活动室、健身室等,今年增设了助餐、助浴、日间照料等功能,现在每天有近30位老年人在服务站就餐。目前,全区已有35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毕,剩下的10家将在11月底全部完成。

        在“银发浪潮”滚滚而来之时,我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以失能、高龄、空巢(独居)等三类困难老年人为重点,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紧急救援、家庭医生签约等方面延伸。今年我区还将部分农村敬老院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职能,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农村敬老院、残疾人之家和文体活动共建共享,同时尝试公建民营,推动社区居家与机构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先锋街道花园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与残疾人之家共建共享,由南京悦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开展各项为老服务,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得到解决。

        区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马桂林介绍,目前全区有1286名老年人实行“一对一”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涉及低保家庭中的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人、75周岁以上分散供养的城镇“三无”、农村“五保”老人及7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重点优抚对象;另有4580多名老年人享受志愿者、邻里互助及小老人为老老人的帮扶服务,“下面我们还将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建设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做好线上线下并行的智慧养老工程,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