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一个大家庭的英雄

发布日期:2018-10-30 作者:徐艳梅​ 阅读:1022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白建华,通州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的一名科员,用十多年的行动诠释了这一传统精髓。

  1990年,白建华结婚了,夫妻俩很是恩爱。就在女儿上大学时,岳父不幸患上了癌症,而此时,唯一的舅兄已去世多年,岳母年纪也大了,别说照顾别人,能做到生活自理已属不易,于是照顾岳父的担子就落到了白建华的身上。白天一下班他就要给老人端水送饭、问医送药,晚上还要给他擦洗身子,夜里还要睡得很警醒,时刻关注岳父的身体情况。为了不让久卧病床的岳父得褥疮,白建华坚持定期给老人做按摩、翻身,岳父精神还不错,他自己却一天天憔悴下去。

  白建华的操劳连妻子都看不下去了,劝他不要这么劳累,他却说:“即使不能挽回咱爸的生命,我也要让他走时干干净净。”岳母过意不去,拉着他的手说:“建华,你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呀。”白建华宽慰岳母道:“妈,您说哪儿去了,照顾老人本来就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女婿儿子都一样,大哥不在了,照顾爸爸就是我的责任。”临终前,岳父无法言语,却紧紧拉着白建华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让岳父岳母感激的不仅仅是白建华的日夜照顾,还有对舅兄家孩子的关心关怀。舅兄因病去世后,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大的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小的才上小学。白建华就跟妻子商量,把小的接到自己家生活居住。这样,一直到上大学,小侄子全在他家度过。白建华夫妻不仅在衣食上对小侄子关心备至,更在学习上严格督促,每天接送小孩、陪孩子补课、交流思想……白建华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为了不让孩子的学习掉队,他经常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2015年,小侄子以329分的成绩梦圆江苏科技大学。嫂子感激万分:“要不是你们,我家哪里有希望啊!”白建华笑着说:“我们不是一家子嘛,不要说见外的话。”

  就在一切都步入正轨时,2013年底,命运之神再次跟白建华开了一个“玩笑”。那年腊月廿八的晚上,白建华正与爱人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弟媳突然打来电话,说弟弟白建平头痛得厉害,必须紧急送医。白建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赶到弟弟家中,只见弟弟捂着头非常痛苦,他急忙打电话叫出租车送弟弟入院。经检查后发现,弟弟脑袋中长了动脉瘤,且在出血。医生告知如果手术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使当时手术成功,后期也有可能脱离不了危险期,极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弟媳惊慌失措,白建华又一次成为大家庭的支柱,他坚定地对弟媳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挽救弟弟的生命。

  万幸的是,医生预料的最坏情况并没有发生。手术后,白建华连续多天在医院守护,直到弟弟脱离危险才回到自己家中,其实,他自己也是50岁的人了。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又一次撑住了这个家。白建平比白建华小5岁,亦兄亦师地过了几十年,兄弟俩感情很好,而白建华真的很有长兄范儿,早在十几年前父母计划处理名下一套房产时,白建华就明确表示:“这套房子将来给建平。”白建平生病,正是凭借这套房子的租金缓解了部分生活难题。而就在白建平生病期间,白建华还给弟弟交了部分手术费用。在术后治疗的两百多天里,白建华每日都带上可口的饭菜到医院探望。现在白建平虽然需长期卧床,但神志清醒。

  “我们是一家子,我又是老大,这是我的责任。”白建华一直觉得这些都是他该做的,真没什么好讲的。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命运对白建华来说可谓多舛,但他用极大的热忱、孝心、爱心化解了困难,成就了希望,也成了这个大家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