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一周,金郊初中初三(7)班的陈钱溢已经适应了新的班级,升入初三重新分班,原班级就他一个人分到了7班,开学那天看到分班名单,他气愤而难过,觉得自己特别孤单,没想到,一天下来,他就喜欢上了新班级。晚上到家,妈妈又告诉他,新班主任给大家写了一封信,说一切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而且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环境,早点提升一下适应能力不算是一件坏事。班主任还让家长们尊重孩子的各种情绪,关注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关注行为习惯,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陈钱溢一下子觉得心里暖暖的。“季老师蛮不错的,就是挺会‘装嫩’的。”少年抿着嘴笑着说。
这个会“装嫩”的季老师就是季晓梅。
其实,她不是“装嫩”,也不用“装嫩”,她的眼里心里装的全是孩子,她的心是年轻的,她就是年轻的。清瘦苗条的她,戴着一副眼镜,清汤挂面般的齐肩短发,虽已到不惑,却十足少女感。
20年前,季晓梅站上讲台,开始了教师生涯,两年后兼任班主任,一直到现在。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曾经以为,做个‘孩子王’没什么大不了的,hold住一群孩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后来才明白这绝对是一门艺术活,用上心思,动足脑子才能做好。”季晓梅说。
用足心思的季晓梅发现,做班主任得更细致、责任心更强,不仅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思想动态,还要知道家庭情况和学习背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点叛逆,我们得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走到学生心里去。”季晓梅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学生做朋友,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少讲大道理”。
有一年,季晓梅接手初三,有个学生成绩本来还算不错,但因没争取到通州高级中学的推荐生名额而情绪消沉,赌气请假不来上课。季晓梅多次约她出来谈心,告诉她:已成事实的事不要过于纠结,要往前看,相信自己凭成绩不要推荐也能上通州高级中学。最终,女生考上了这所学校。
因为这件事,两人结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二时,女生又来找季晓梅:“老师,我喜欢上一个男生,我知道这时候不能分心,可控制不了,怎么办?”女生情绪低落,多日的纠结让她很是憔悴。季晓梅仔细了解情况后,分析了利弊,建议她既然在学校也心神不宁,不如请假回家好好想透彻该怎么办,但既然成年了,无论怎么办,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两周后,女生神清气爽地回校了。后来,她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每年回家都要来找季晓梅聊天,看到她对大学生活有所抱怨,季晓梅对她说:“你想出类拔萃,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女生始终如一地努力,今年,她考上了清华直博,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从普通学生到考上清华,这样出色的学生,应是老师的骄傲。但季晓梅觉得,这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她庆幸的是学生有事时能想到自己。这么多年,很多学生毕业后还与她联系,有在高考填志愿时找她商量的,有遇到情感问题向她倾诉的,有在家庭发生变故时找她求助的……“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让孩子如此信任是一件非常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20年的从教生涯,18年的班主任经历,季晓梅获得的荣誉不可胜数,无论是专业基本功、优课评比等,还是班主任基本功、班会课评比,只要她参加,奖就跑不了。她集优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初中教师、五一创新能手、技术能手等众多荣誉于一身,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优秀班集体,这次她又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季晓梅觉得,这是她在反思和实践中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收获。
9月7日下午两点多钟,季晓梅在办公室里和学生家长聊天,“不要担心,孩子有压力时,多沟通鼓励……”轻声细语,巧笑嫣然,这个“装嫩”的孩子王的言语中仿佛有着让人放松和充满信心的魔力。新的学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季晓梅的教育之路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既然选择了教育,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未来的路上,我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