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徐海兵:用行动诠释尊老爱亲

发布日期:2018-08-01 作者:王姝炜 阅读:860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争当模范、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2017年,区文明委开展了第三届“文明百佳”精神文明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一批传承美德、弘扬新风的“百佳”典型在全区脱颖而出,成为群众身边的学习榜样。为传颂典型事迹,本报从即日起再开“文明百佳 德耀通州”专栏,刊登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引导更多群众学习先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道德支撑。


    徐海兵是家住川姜镇的一名普通党员,三年来,他尊老爱亲的事迹传遍了左邻右里。他不仅关心自己的父母,更是亲自照料病中的岳母,用自己的行动撑起了整个家,向大家展现了尊老爱亲的精神风貌。

    2016年1月19日半夜11点左右,徐海兵和妻子接到岳母的电话,原来老人家意外中风,左手已无法动弹。他和妻子立即将岳母送往了医院。幸好救治及时,出血点及时止住了。在岳母住院的这一个多月,徐海兵在病床前悉心照料,由于家中还有孩子和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徐海兵和妻子每天家里医院两头跑,非常辛苦。但在徐海兵眼中,身体上的劳累只是暂时的,能把亲人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岳母出院后由于左边手脚无法动弹,生活仍然无法自理,徐海兵便买来了轮椅、坐便器等物品和各种康复训练所需要的器材。岳父十多年前生病去世,照顾岳母的重担就落在了徐海兵夫妻俩的肩上。徐海兵的妻子特地请假几个月在家照顾母亲,还专门请来了医生进行针灸治疗。为了让岳母早日恢复健康,徐海兵听闻海门市六匡镇有医生善于治疗中风病人,打半个月的康复针就有效果,于是就连续半个月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开车带岳母前去治疗。“只要能医治好老人的病,这点辛苦不算什么。”经过一年多无微不至的照顾,徐海兵的岳母能拄着拐杖下地走动,这一切都是他没日没夜辛苦看顾的功劳。

    除了照料病中的岳母,徐海兵还要照顾女儿和自己的侄女。由于哥哥离家较远,父母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是徐海兵来干,大扫除、修修补补的事情对于徐海兵来说也不在话下。徐海兵的父亲身体不好,之前患有肺气肿,今年又不幸患上膀胱癌,手术之后又患有肠梗阻。为了让父亲得到最好的治疗,徐海兵把父亲送往上海医治,前后辗转了好几家医院。在父亲住院的这五个多月里,徐海兵和哥哥两人轮流照顾父亲,常常一熬就是一宿。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在兄弟二人的尽心照顾下病情终于有所好转。“父母抚养我们长大不容易,照顾他们是义务也是责任,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徐海兵说。

    尊老爱亲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徐海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尊”,什么是“爱”,成为每个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