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5岁前从未公开发表过作品的写手,却在铁血读书网上一鸣惊人,最高日点击量突破10万次;一个平日里措辞严谨的历史老师,却在网络空间里“舌战群雄”,引得读者紧“追”不舍。他就是著名网络小说作家——宋海锋。
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笔者慕名来到川港中学采访宋海锋老师。寒暄一番后,两人在办公室长椅上相邻而坐,侃侃而谈。
宋海锋,笔名风之烛,老家原三余镇,毕业于南通大学历史教育系,1998年到川港中学工作至今。2009年前,他在写作上不显山不露水,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网上阅读。大学时他是“金庸迷”“古龙迷”,功课不落,小说照读,《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小说看了不下四遍。工作以后,业余时间他又迷上了军事题材的网络小说,前前后后阅读量逾亿。也许是厚积薄发,也许是印证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老话。有一天,他突然萌发了创作的冲动,便试着写起了军事科幻小说《1938年,历史的抉择!》,先写了一万多字发给铁血读书网,谁知一炮打响,网站主动要求签约。上传三万多字后,日点击量过万次。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日点击量直线上升,最高突破10万次。就这样,一共写了三年半时间(期间因故停笔一年多),300多个章节,洋洋洒洒165万字,点击量在一年半内雄踞网站前三。
首战告捷之后,宋海锋没有急着马上再写,而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梳理、反思,潜心研究下一个风口,积蓄能量,伺机出击。2015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锋刺》,作品以抗日战争期间中日谍报之争为主线,情节跌宕,结构严谨,获得网民与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荐第三名。2016年,网站邀请他参加“红军长征70周年”系列征文活动,为此他写了长篇《喋血特密》和短篇《诺言》,双双荣获一等奖。2017年他又创作了《锋刺》的续集——《砺刃》,再一次受到网民的青睐和追捧,他以一天一个章节,四五千字的频率上传,有时稍有推迟,读者竟不依不饶,“兴师问罪”。实至名归,该作品入选中国作协2017年网络作品重点扶持名单。目前,他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初心永恒》,该作品以一个真实老兵为原型,以入党、跟党、寻党、敬党为主题,手法新颖,真挚感人。迄今为止,他已发表作品逾260万字。
笔者仔细打量眼前的宋海锋,中等身材,身板结实,面带微笑,语气平和。真不敢想像,在他的脑海里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千军万马任调遣,剑拔弩张任摆布。爆红以后,网站再三邀请他去北京发展,许以高薪,另加提成,可是他不为所动。他说:“这里有老有小有家,这里有朝夕相处的同事和学生,安安静静教书,快快乐乐创作,不是很好吗?作为铁血读书网的当红作家,势必引起“掌阅”“起点”等著名网站的关注,他们或相邀合作,或劝其“移情别恋”,但宋海锋一一婉言谢绝,因为他特念旧、重感情、讲信用。
川港中学校长袁冲告诉笔者:“宋老师工作责任心强,上课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学生们都喜欢听。”同时,袁校长还透露了一段“隐情”,2017年,鲁迅文学院邀请宋海锋参加第十二届网络文学作家高级研修班,学校已同意其请假,但宋海锋再三考虑,担心耽误自己教授的毕业班学生的学业,最终放弃了连专业作家都羡慕的鲁院进修名额。
3月上旬,川姜镇成立了通州区作家协会川姜分会,宋海锋当选为分会副主席。他说:“川姜是我的第二故乡,需要我做什么,一句话的事。以后有机会,我会创作一部以家纺产业发展为主线的长篇小说作为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