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沃太能源成立六年销售破亿元

发布日期:2018-03-02 作者:曹 军 樊希萌 阅读:673


    2012年,仅有3人的科技创业团队落户通州;2018年,有员工100多人,实现年销售超亿元。短短6年,沃太能源南通有限公司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今年2月,该公司的创业核心成员袁宏亮、王珺、张新艳、林栋等入选省科技创业类“人才双创团队”,实现南通省科技创业类“人才团队”历史性突破。

    “如果说2017年是沃太能源锐意进取、夯实基础的一年,那么2018年就是沃太能源厚积薄发的一年。”春节长假后一上班,袁宏亮迅速投入工作,前往苏州洽谈融资合作事宜。作为沃太能源董事长的他,主要负责内外部资源整合。

    袁宏亮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在德国纽伦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9月,袁宏亮率团队来到通州创办了沃太能源,从事新能源户用储能系统的开发应用。袁宏亮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辛,感慨地说:“我们团队大多不是本地人,通州是我们的创业福地,这里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包括人才政策、资金扶持和信息提供等。”

    作为中国最早涉足光伏+储能系统的企业,沃太能源相继开发出能量管理系统双一代、二代产品,成功将太阳能存储起来,为用户提供80%的用电需求,产品远销欧洲、澳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6月,沃太能源向市场推出第三代家用储能系统,系统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增加了户外使用功能,外观也更加家居化。用户可以实时监控家庭电能使用情况,还可以利用锂电池将多余的电能储备起来,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供电,真正实现电力的自产自用。这套系统正是技术副总林栋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最新成果。

    林栋在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硕博连读。林栋其实并不是创业初期团队中的一员,2015年初,他带着资源和技术加盟沃太能源,凭借突出的科研才能,很快成了公司的骨干,全力负责产品研发和更迭。

    2月26日,林栋前往苏州,与当地的研发团队展开“头脑风暴”,共同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三代家用储能系统。接下来,他还将前往澳洲,与当地高校、研究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招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技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同样在外忙碌的王珺正在参加一个招标会,谋求与房地产商的合作,这是沃太能源为战略调整作出的尝试。近年来,公司除了继续开拓全球核心市场外,开始进军国内市场,投资上千万元,将研发重心延伸到商用储能系统。

    王珺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大学,主修光学物理,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作为公司“元老”,市场营销由他来负责。沃太能源成立以来,先后在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设立了子公司。其中2015年澳洲公司成立当年,就占领了澳大利亚市场18%的份额。

    3月初,王珺计划去一趟德国子公司,了解仓储情况。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团队,完全采用本土化方式运营,为当地及欧洲范围提供产品培训、售前、售后及客户渠道开发等。

    张新艳是团队四人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她毕业于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的哥廷根大学,主修企业管理,目前是公司的行政副总,生产线、供应链等企业运营是她主要负责的部分。

    在公司的生产车间,十多名工人正忙着组装电池,张新艳介绍:“3月份有近600台套的系统要发往菲律宾、新西兰、意大利等国,4月要发货1000余台套,生产压力很大。”

    “创业多是‘九死一生’,我们顺势而为,选择了正确的行业,如何走下去,需要团队互补互助,各司其职。”张新艳说,沃太能源的企业愿景是让清洁能源最大程度地惠及全世界的每一个人,这是团队的共同梦想,“新能源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业,我们团队各自发挥特长,都在为了目标努力,想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只停留在个人的层面。”

    2017年,沃太能源实现销售1亿元。2018年,公司将继续沿着新能源开发方向,在为全民提供智慧能源管理方案这条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