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香醇,年味更浓。在通州,每逢春节,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着自制的美食,再斟上几杯香醇的农家米酒,那抹暖暖的酒香,顺着舌尖流到了心头。可哪里有能酿出“滋醇香甜真可口”米酒的高手呢?
正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2月8日上午,在东社镇平和村23组,记者在几十米开外就闻到了一股米酒特有的醉人芬芳。这家酒坊的主人严汉进已有28年的酿酒经验,他告诉记者,传统的酿米酒步骤比较烦琐,从酿制到得酒,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做酒最考验耐心和细心,每一步都要遵循规矩慢慢来,保证每一步都不出一点儿差错,这样酿出来的酒质量和口感才是最好的。”严汉进边说边用一个大铜勺浇酒浆。
泡米是制作米酒的第一步,将大米倒入大缸中,泡上24小时。接着,蒸饭、下缸、拌酒药、装酒……每一步看似简单,却都充满考验,对于温度的把控要非常准确。“要是温度太高,发酵菌会因为高温而烧坏,米饭就会发酵不均匀,甚至不发酵;而温度太低,发酵菌就不能正常生长繁殖,也不利于发酵,所以放凉的温度一定要精确把控,温度过高或过低酿出来的酒都不会好。”对于温度的把控,严汉进有一套自己的经验,仅凭指尖触感,就能准确判断温度,这是依靠他多年来的酿制经验所练就的特殊绝技。在冬天,严师傅在每只酒缸上都得盖上一个草盖。
“严师傅做的酒喝起来口感醇厚,生津暖胃,绵柔甘甜,让人回味无穷!我年年过春节都要来买两坛子酒回去。”前来买酒的村民张学荣笑着说。
这些天可把严师傅一家忙坏了,根本来不及做,销路不用愁,每天晚上都忙到10点多钟。“做酒是门精细活,讲究火候,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要么淡而无味,要么有一股酸涩的味道。”严汉进说。他的酿酒技艺靠的是原先在酒厂的父亲手手相传,酿出的米酒口感格外好,四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订购。“我家的酒是纯粮食酿造,口感甜润,价格实惠,还有养生的功能,所以很多人买回去过年期间送给亲朋好友。”
好酒是清冽的。严汉进自豪地说,目前他已经开发出了生胚、熟胚、扣陈、花露酒四个品种的酒,尤其是花露酒,虽然印象中的米酒一般都是米白色的,但花露酒是原汁糯米酒加了白酒,颜色是红色的,一抹深红,酒香如梦。
“今年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所以春节前这段时间米酒生意特别好,每天要卖几百公斤,目前已经销了几十吨米酒。大家都是闻着酒香来的,我更要让他们拿着好酒走。”严师傅乐呵呵地说,“尽管酿酒很忙,但能让大家开开心心过个年,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