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有爷爷奶奶的疼爱,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小伙伴们的嬉戏吵闹,有精美可口的食物,有童话世界里的梦想……但这一切在我女儿身上却成为了奢侈!
我的女儿陈馨怡今年四岁。2017年9月初,一次呕吐后到医院检查,结果让我们近乎崩溃:神经母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从那一刻起,我们带着孩子走上了漫漫求医路,辗转多家医院,目前在上海新华医院接受治疗。频繁地抽血、化验、打针,孩子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一次次的化疗让她掉光了最引以为豪的飘逸长发;骨髓穿刺、静脉穿刺置管挑战着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化疗的痛苦难以想象,频繁呕吐,14天的高峰期几乎无法进食,致使孩子原本就瘦小的身体更加虚弱,体重急速下降……化疗后免疫力下降,血小板低了要打生白针,严重时还要输血小板。每次出门,孩子都要戴上口罩、帽子,裹得严严实实,人多的地方不能去,容易感染。每次路过幼儿园,她总是要求我们停留片刻,透过大门,她静静地看着,我知道她想回到她的正常生活中,想老师和小伙伴们,想着一起嬉戏打闹、蹦蹦跳跳的时光……可她不能,只能在远处就这么默默地看一眼,再看一眼……看着孩子天真的笑容、无邪的眼神,我们心疼得无法呼吸!每次,都是那稚嫩的双手为我抹去眼角的泪水,“妈妈不哭,等我病好了再去幼儿园……”
不幸中万幸的是,元旦前夕孩子成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这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不过高昂的治疗费用是我们前行的阻碍,八次化疗、手术、干细胞移植、放疗,总共费用过百万,前期治疗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亲朋好友都借遍了,但距离治愈的全部费用还有很大的缺口。
我是一位单亲母亲,孩子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生命的全部。在此恳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帮我,为孩子点亮未来之路,让孩子回到属于她的正常生活中,回到她热爱的幼儿园……哪怕只是一次转发,一句加油,都是莫大的帮助,我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祝好人一生平安!
陈霞 口述 记者 钱向荣 笔录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您想帮帮这位母亲,救救她的孩子,请与本报或陈霞本人联系。本报新闻热线:86112110 陈霞:13606288238 汇款可汇至建行通州支行,银行账号621700127001427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