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英在家吗?今天要继续种植药材,你吃完早饭就过来,顺便把张美珍他们几位喊过来,人越多越好。”上月28日一大早,兴东街道陆扶桥村党小组长吴峰为当天的药材种植安排人手。“药材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比较多,今天一共安排了36个人。”吴峰说。
陆扶桥村是城郊农业村,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无规模企业,全村低保户、五保户人数15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属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2014年6月,陆扶桥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村社合一”模式发展规模粮食、中药材种植。去年5月,该村集体种植的50亩中药元胡喜获丰收,亩产500公斤,每亩净收益2800元。
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增加了村民收入。由于元胡种植用工量较多,今年种植规模扩展到了200多亩后,平均每天的用工量超百人。据了解,2016年合作社共结算用工人员工资20万余元,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2017年人均收入约7000元。此外,村里还积极开展“粮食全托管”项目,流转土地500亩,通过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农药、运用大型机械耕种等方式减少种植成本,集体收入大大增加。发展规模种植除了增加集体收入之外,还为贫困家庭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全村建档立卡的15户贫困家庭已全部脱贫。
“农村要脱贫致富,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党总支,我们始终把村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陆扶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季卫说,“下面,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途径,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让脱贫攻坚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