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冬至,通州习俗这天要祭祖,米酒是少不了的。“其实,通州人平时也爱喝自制米酒,我小时候家里就经常做酒。”季长虹说,他祖传酿酒出身,从小伴着酒香长大,年轻时就会做酒,当年在部队时逢年过节还给战士们做米酒喝。
季长虹是金新街道人,现在他是南通百年老字号穆义丰酒坊的老板。“穆义丰酒坊”位于南通市陆洪小镇,始创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酒坊专酿花露烧。
花露烧,花间晨露,这个非常雅致的名字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季长虹告诉记者,花露烧是米酒和烧酒经特殊工艺混合而成的酒,元代就有了,米酒也称露酒,白酒俗称烧酒,通州方言有称“混合”为“花”的习惯,故得名为花露烧。
选优质大米,浸泡12小时,淘净,蒸煮。进到穆义丰酒坊时,蒸米的浓香味正肆意飘散,氤氲米香中,米熟了。下灶,冷却,拌酒曲,加红枣。季长虹给缸盖上草盖,走到大厅,“等发酵10天后,按1∶1的比例投入烧酒,陈缸,然后下面就交给时间了。”这蒸煮有讲究,先开盖,让蒸汽流通,季长虹称之为“圆气”,这样蒸出来才不夹生,然后翻搅,最后加盖。烧酒也是用酒糟和新米蒸馏出来的原浆,入缸后不放一滴水。季长虹掀起大厅里一口大缸的盖子,浓厚的香甜味瞬间涌了出来,源头是缸里汪着的一大块晶莹剔透的“琥珀”,瞬间理解了“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这是才陈酿4个多月的,两年以上的花露烧才够味,味更浓更香。”季长虹说,在陈酿过程中,水分子、糖分子、酒分子不断缔合,时间越长,分子结合越平衡,口感就越柔和。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南通州”产出的花露烧,也像“南通州”一样,南北交融,既有南方的婉约,又具北方的刚烈,既有米酒的香甜,也具烧酒的火辣,“所以花露烧是真正具有通州独特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产品。”季长虹笑说,别看这酒闻着香,喝着甜,可它是柔中带烈,绵中藏刚,后劲可足着呢,有些人自恃酒量大,可一不小心就会着了她的道。但久浸酒道的他,状态好时能来两瓶!
不仅酒量好,技术也过关。为了保护花露烧酿造技艺这个南通市级非遗项目,季长虹和同事钻研酿造技术创新,对传统的花露烧进行去杂降糖处理,使其更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酒的要求,产品销售遍布全国,更多的人品尝到了“醉美”南通的独特韵味。“传统技艺必须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而传统技艺也只有和市场结合,才能长远发展,发扬光大。”季长虹说,这几年他们的销售额每年增长100%,这是对花露烧酒的肯定,也是传统技艺的希望。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实,酒不仅可解忧,也可增乐。季长虹和同事坐下,品评新出的花露烧,阳光照进来,琥珀色的酒液反射出柔和的光芒。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烧酒与露酒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欣喜的久别重逢,就如季长虹与花露烧的交情。部队转业为公务员,退休后还是选择了酿酒,年少时的相识,年轻时的偶遇,中年时的分别,老时念念不忘的寻找。季长虹端杯轻咂细品,眯眼微笑,已然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