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厕所革命”补足民生短板

发布日期:2017-12-22 阅读:978



     图为南山湖公园里一处公厕造型简洁大方,四面被树木环绕,与公园景色交相辉映。

朱键 摄

     本报讯 (记者 朱键 通讯员 张景国)“原先碰到雨天就漏雨,设施也不好,现在经过改造以后不仅方便了我们周围的群众,卫生环境也明显提高了很多。”市民赵小萍说。近日,记者在城区学林东苑公厕内看到,保洁员正在进行清扫,经过前期提档升级,该公厕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公厕新建、改造是我区为民办实事城建重点工程。从2013年开始,区城管局牵头与其他相关单位协调合作,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段,投入近700万元新建了18座高实用性的公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城区公厕格局。同时,投入约350万元,按照“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环境舒适、标识统一”的原则,分四年对城区45座老旧公厕的无障碍通道、管理间、布局、通风、采光、节水、场地等进行了优化改造。目前,城区所有老旧公厕已经改造完毕。

      在公厕“硬件”大力提升的同时,“软件”服务也不放松。2016年,我区湘江北路箱体公厕和运盐河小游园公厕分别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最美科技公厕”和“最美管理公厕”。

   “这个公厕设置了母婴室,小便器、马桶、洗手盆、婴儿护理台、可移动婴儿座椅等都有,我们带孩子出来就非常方便了。”市民赵美兰抱着孩子高兴地说。除了方便带孩子的市民,湘江北路箱体公厕还配有残疾人卫生间,如果残疾人如厕发生不便时,触摸紧急救助按钮就能发出警报声。

    “我们坚持‘家居式保洁、宾馆式服务’的理念,每天组织人员定时清扫冲洗,做到厕内卫生整洁干净无异味,为市民打造环境舒适整洁的如厕环境。”区环卫处保障科副科长陆志刚表示。

      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除了政府部门对公厕进行新建、改造,社会力量的加入也成为“厕所革命”的生力军。

   “每天早上绕着湖跑上几圈,精神倍棒。公园里设施齐全,上个厕所也很方便。”健身爱好者黄俊说。作为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自公园建设伊始,厕所的规划和建设就得到了充分考虑。“沿湖有三处公厕,我们做到定时定人进行保洁。”南山湖物管处经理余西介绍。

   “哇,这绝对是五星级的厕所。”在绿博园,几座公厕被精心打造成“景点”,让人不禁直呼原来厕所也能如此“高大上”。公厕不仅设计美观,布置合理,硬件设施如洗手盆、整容镜、烘手器、排风扇、洗手液等一应俱全,内部更是香气扑鼻,完全颠覆了以往存留在人们脑中景区公厕“脏乱臭”的印象。园区更是打造了一座以迪士尼卡通形象为主题的公厕,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我们在每个公厕都配备了专职保洁员,进行全天候保洁,给游客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高雅清新的如厕环境。”园区工作人员许桢桢表示。

除了景区的厕所越建越好,更多的商家也从方便顾客的角度,提供如厕方便。大型商场自然标配厕所,不少沿街商户自建厕所也不再是少数,而且也逐渐从简单隔间、蹲坑,向现在的高科技马桶演变。“以往逛街时,看到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就在路边方便,感到十分尴尬。现在这样的现象已基本看不到了。”市民王静表示。

      据悉,今年我区已新制订《城区公厕建设5年规划》,计划2020年前完成13座公厕建设目标,在车站、商店、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场所添置移动式、生态环保型公厕,更好地解决市民如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