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收割更方便 农民更省心

发布日期:2017-11-02 阅读:889


图为农机手正驾驶播种施肥翻耕一体机进行作业。沈维维 摄

       10月27日上午,刘桥镇刘桥社区一块金灿灿的稻田里,轰隆隆的机器声吸引了众人围观。“这个机器收割稻谷又好又快,还一次性把秸秆切碎还田了,省时省力。”在一台装有切碎装置的“洋马”牌联合收割机旁,村民们观看了农机手的操作后,啧啧称赞。

      在农机手黄健的操作下,收割机一边“吃”进稻穗和稻秸,一边“吐”出稻谷装入机斗,机身后抛洒出切碎的秸秆。十多分钟后,两亩多稻田收割完毕。随后,播种施肥翻耕一体机开进这块稻田进行翻耕,稻茬瞬间被埋进土中。“在原来翻耕、播种、施肥的基础上,经过改装,还具备了开沟功能,为后期的田间管理和汛期排涝提供方便。”刘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宋新华告诉记者,今年秋收,刘桥镇将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及打捆离田、施肥播种一体化机械作业,节约农时的同时又节省人力。

       在不远处的一块稻田里,一台收割打捆一体机正在“忙活着”。它轻松地驶过稻田,水稻秸秆经过挤压捆扎后,从机器后方出口“吐”出,整齐地放置在一旁。十多分钟后,田里一捆捆稻秸秆被快速收进路旁的拖拉机。农机手张树森告诉记者:“以前收割后,水稻秸秆都是散落在田里,不利于回收利用。这台机器可一边收割一边将水稻秸秆捆扎好。”一经亮相,这台收割打捆一体机就受到了种粮大户的普遍欢迎。

      当天,来自全镇12个村(居)的农机手、农机管理员、种粮大户等100多人观摩了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演示,还听取了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详细讲解水稻秸秆机械切碎还田技术流程、机械调试作业技术关键点以及今年的秸秆还田补助政策等。

      今年,刘桥镇水稻种植面积6.2万亩,秸秆还田目标4.5万亩,还田率在80%以上。“目前,全镇300多台联合收割机、2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已经保养、维修、年检就绪,我们也对农机手进行了宣传和培训。”刘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纪晓玲说。据了解,当天现场演示的新型机械将投入刘桥镇的秋收工作,并逐步向全区推广。

记  者 沈维维

通讯员 胡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