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区中医院:从“死神”手中抢病人

发布日期:2017-09-26 作者:钱向荣 吴璐璐​ 阅读:950

  “抬高床头、吸氧、快速开通输液通道、急诊抽血化验、急查床旁心电图、心电监护、静脉滴注……”近日的一天傍晚,区中医院十一病区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洪,冷静沉着地指挥抢救了一名顽固性重症心衰患者。

  患者陈某今年50多岁,有十多年的风湿性心脏病史,近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喘、浮肿症状,是区中医院的一名“老病号”。这次心衰发作比较严重,患者直接去上级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月,但病情未能得到控制,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难以忍受的胸闷。基于对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信任,家人选择了转院到区中医院,患者被直接送入内科十一病区时,极度的心脏衰竭和呼吸困难使患者说不出话来,神情也很模糊,家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期待奇迹发生。

通过快速检查与病情分析,患者被诊断为顽固性心衰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王洪带领科室团队立即展开抢救,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去除诱因,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减轻,但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反复。抢救小组精心制定、不断调整抢救和治疗方案,加强护理,经过四天四夜的全力抢救和不懈努力,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浮肿消退,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好转,脱离了生命危险。经过一个星期的巩固治疗,患者心衰完全得到纠正,顺利康复出院。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休息,限制水钠摄入,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后,心力衰竭仍难以控制者,是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情况下,像陈某这样的病例死亡率极高,抢救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区中医院救治危重病人的能力和水平。准确无误的诊断,科学的对症治疗,有效执行医嘱,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无独有偶,70多岁的吴某因“反复胸闷气急四年余,再发并加重半月”,被区中医院十一病区收治后,同样被诊断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之前曾在多家医院接受常规治疗,但效果不佳。入住区中医院后,王洪带领医疗团队采用新型抗心衰药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周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中医院仅十一病区已成功抢救了上百例包括顽固性心衰急性发作、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往往发生于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慢性心衰患者在稳定期一定要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首先要了解心衰的诱发因素,避免接触这些诱因;其次要熟悉心衰发作的先兆表现,如乏力明显、一般活动后气促、呼吸加快等;再者要掌握心衰急性发作时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如立刻端坐卧位,口服急救药后,到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王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