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区锦绣江南一号楼西单元的张先生头很疼:楼下海鲜超市冷库的噪音让他中午根本睡不成午觉。而这种状况已经维持了六七年。
“每隔个把钟头运行一次,一次大概十多二十分钟,声音不大,但让人很难受。”张先生说他住一楼,和这间门面房紧靠着,所以声音特别清晰。刚开始是整天整夜地响,后来向环保部门、12345市民热线反映,经过调解,店主控制了作业时间,夜间9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期间冷柜不运行,“但每天中午和双休日在家时还是觉得耳朵边不清净。”张先生颇为烦恼。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锦绣江南小区,发现一号楼底楼西侧确实有一家海鲜超市,屋外暴雨如注,听不到压缩机发出的声音。店内一老年妇女称不知情,有事可以打电话给她女儿。记者随后拨打了店主小袁的电话,对于业主的“声讨”,小袁也很委屈:“我也是业主,这房子是我自己买的,本身就是营业用房,2009年开始营业,领营业执照时没说这里不能营业,也没要环评什么的。”小袁说,店里有两台冷柜,基本噪音肯定是有的,就像家用冰箱也会有声音,他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店里,“我也想和邻居处好关系,不想影响别人,所以夜里冷柜就不运行了。”
其实,这“嗡嗡嗡”的低声让一号楼西单元的住户和店主几年来都没融洽过,“吵过,闹过,解决不了。”张先生无奈地说。
对于小区里这个矛盾,小区物业负责人任泽表示很“苦恼”:“2012年我到这个小区工作时冷库已经存在了,前后调解了五六次,都没成功。门面是店主自购的,只要不违法,想干什么都行。至于声音,夜深人静时确实能听到,但调解后,冷柜夜里已经不运行了。楼上住户依然不满意,物业费也不交,这明明是两码事嘛。”
但四楼住户郑女士认为不交物业费并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而且物业并未尽到责任,“冷库建时,我们第一时间找到物业,但物业根本没有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到现场制止,然后向上级部门汇报。而且当时他们说建好后就会没声音,没想到只是小了点。这声音一直‘嗡嗡嗡’让人烦躁,尤其是要睡觉时,简直像受刑。”
问题就纠结在这个声音上,那到底是不是噪音呢?
区环保局高新区分局一名姓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投诉后,他们去过现场几次,这个声音属于低频噪音。
百度词条上显示:低频噪音递减得很慢,声波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凡是噪声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低频噪音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明显,但低频噪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但是,我国现行的环保法规设定的区域环境噪声规范标准,只规定了高音的最高限值,对于低频噪音并未作明确规定。我们没有抓手来处理这种事情,所以只能协调。”曹姓工作人员说,他们准备组织第三方来检测低频噪音,但问题是,现行的环境噪声标准还没有针对低频噪音的,所以检测数据按照什么标准来衡量还有待商榷。
这事似乎走进了死胡同,一方是居民的休息权,一方是商户的经营权,都是正当权益,却产生了矛盾,而管理部门想要处理却“无法可依”。怎样才能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让两者相安无事?而据了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低频噪音也越来越成为环保新热点,这也对社会管理和部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谁能给低频噪音一剂根治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