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果农马学美:挥汗并快乐着

发布日期:2017-07-24 作者:曹抒雁 朱薛青 阅读:863



  7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十总镇双墩村现代果蔬园里的大棚油桃生产基地,棚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果农马学美正弯着腰在刚采摘结束的桃树旁除草,原本闷热的天气已经让人难受,而大棚内的温度更高,待一会儿就让人闷得喘不过气来。

  记者了解到,在30多个大棚内,共种有十多个品种的桃树,这些天马学美带领几个帮工每天要在棚里工作近7个小时。“这几天天气实在热,如果外面35℃,棚内温度就要达40℃。”马学美说。弯腰、除草、再起身……机械地重复这套动作,衣服早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珠挂满了脸颊,眼睛也被汗水浸入,她只好不停地擦汗。“早上还好点,9点多钟太阳当空,在烈日下哪怕不干活也是一身汗。”

  眼下,果蔬园里的桃树除了除草、打药,还需要剪枝施肥。种植过程中,如果桃树养分不够,会直接影响桃子的口感,所以,马学美不敢有丝毫懈怠。烈日暴晒,棚内气温上升很快,只能顶着高温抓紧干。“打除草剂会对桃树有伤害,所以我们只能人工除草。”马学美告诉记者,今年桃园里的桃子第一年挂果,五六月份是成熟期,桃子不仅甜而脆,而且个头大,最大的有一斤二两,受到不少市民青睐,还掀起了一股采摘热,30多亩的大棚桃子平均每亩卖了1万多元。

  “为了让市民今后的采摘体验更加丰富,我最近又扩增了30多亩,引进了白妃等新品种,明年开始,早、中、晚桃子都有。”马学美笑着介绍。品种的增加意味着农活儿更多了,田间管理会更辛苦。面对连日高温天气,错开热高峰到田里干活,是当前大多数农户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马学美也及时调整劳作时间,利用早上和傍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进行管理。马学美说:“棚里温度要比室外高,早晨我们一般5点一过就干活,干到九点多,气温高了就不干了,下午4点开始一直干到天黑。现在不干不行,有一些急等着干的活,你不干错过时机就不行了。”

  “密闭的大棚内在太阳下温度能超过40℃,人一进去就像蒸桑拿般浑身湿透。”马学美说,还好基地里农业设施较多,遮阳网一盖,喷灌设施一天喷好几次,多种措施并用能控制好作物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