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生态立区提升发展“含绿量”

发布日期:2017-07-24 阅读:974



    “要发展就必须环保,要生产就必须治污。”我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确定一个理念、抓住两个重点、强化三项措施、落实六项保障、实现九大目标的“12369”发展思路,积极践行“绩效环保共筑碧水蓝天”的工作理念,做好治水文章,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实现了绿色发展质的飞跃。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水环境多元化管理,通过栽挺水植物、投人工水草、建自动闸站等,充分发挥叠加效应,不断提升水体净化功能。在城区金沙横河试点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安装生态浮床、浮岛以及种植平台,在河内种植黄菖蒲等挺水浮叶植物,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瞄准水质达标靶向,积极推进51项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开展重点河流达标攻坚,编制完成孙窑大桥断面达标方案,完成了银河大桥、金沙大桥、平潮大桥3个市考断面达标方案的招标;组织川港镇北桥、勇敢大桥、孙窑大桥、通富大桥、货隆大桥断面原因分析,开展河道沿岸污染源排查,为下阶段全区水环境治理提出“一河一策”建议措施;开展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重点整治钢丝绳、印染、化工、船舶行业;对提升一批的企业明确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确保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开展锑、铊排放调查,通过第三方监测方式,完成全区46个排口的采样监测,为下阶段综合治理与执法监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强化地下水保护,区环保、商务、消防、安监等部门掌握了解影响地下油罐防渗设施建设的制约因素,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综合整治备用饮用水源地,完成九华山应急备用水源地的技术论证,确保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设施或开发活动。

      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进程中,我区53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目前22项工程已经完成。为加快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淘汰,区环保、经信等部门先后两次对全区燃煤锅炉进行调查摸底,现场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主动与供热、供气企业联系,帮助解决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实际问题,目前已淘汰燃煤小锅炉200台。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是实施蓝天工程的重要内容,区环保部门对化工、化纤、印染等行业41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企业进行动员部署,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度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通知,并深入企业加强技术指导和现场推进,目前已有20家企业完成治理任务。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是实施绿色发展的惠民工程。我区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非规模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为重点,组织实施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抓开工率,落实了2017年度整治试点工程,在13个村庄实施生活污水项目19个,协调选址、立项、工程设计、环评、标底编制与送审、招标等前期工作,目前1个项目已进场施工。二抓验收率,继续推进2013~2016年度62个整治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敦促项目所在镇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送审,确保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收官。目前,62个项目已完工59个,完工率95%,竣工验收48个,竣工验收率77%。三抓运行率,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镇(区、园、街道)已建设施的运行指导和监管。开展建成设施运行检查调研工作,研究探索设施长效管理考核办法,推进建成后的项目正常运行发挥实效,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和散养畜禽粪便污染现状。

通讯员 崔祝进


      我区大力实施水环境多元化管理,通过栽挺水植物、投人工水草、建自动闸站等,充分发挥叠加效应,不断提升水体净化功能,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图为风光秀美的南通高新区横河风光带。

卑多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