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不少学生在规划暑期生活时,都把暑期打工列在首位。不过,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求职经验不够,学生暑期打工很容易误入一些求职陷阱。本报在此提醒,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记者在城区走访时发现,部分小商店门口张贴着招聘暑期工的广告,在一些学校、小区周围,招聘暑期工的广告也随处可见,在超市、餐厅工作的年轻面孔也多了起来。刚刚结束高考的张婷在家玩了半个月后决定找个工作锻炼自己,她说:“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学生暑期打工被骗的事情,我什么都不懂,也不敢轻易尝试。”最后她在家人的介绍下去了一家培训机构当助理老师,“家里人都认识,比较安全,我准备以后从事教育行业,现在提前锻炼一下。”同样在暑期打工的陈嘉怡今年上大二,她目前在城区一家超市当导购员,谈到打工安全的问题,她笑着说:“我去年暑假就在这家超市打工,而且我们都签了协议,所以不担心上当受骗。”
随后,记者采访了城区一家劳务中介公司的吴经理,他告诉记者,公司能介绍给学生的暑期工作并不多,不少人会选择在招聘网站上找兼职,但看到“高薪又轻松”的工作时大家要特别注意,很有可能是骗局。面对要求先缴纳押金、扣押身份证、学生证的用人单位,学生们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交。“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所以在打工时最好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吴经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