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锚泊在通吕运河正场大桥东侧水域的“海兴1号”货轮突然冒出滚滚浓烟,随后蹿出“火苗”,情况危急。接到通知后,南通市地方海事局、区地方海事处、九圩港海事所等单位联合出动6艘海巡艇,营救被困人员,启用应急消防泵喷射“水龙”,协力处置火情。历时半个小时,最终化“险”为夷。
这是我区内河水上搜救中心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联合演习,由南通市地方海事局和区交通运输局主办,区地方海事处承办。当天的演习分为水上人命搜寻救助与船舶消防灭火、船舶破损堵漏救助、船舶溢油处置三大科目,检验我区内河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演习现场,区地方海事处接到通知,另一艘船舶油管爆裂、柴油泄漏,流入通吕运河。现场指挥、区地方海事处处长王新全当即发出指令,要求围油栏布控,放置吸油毡清污。警报拉响,两艘海巡艇实施拖带围油栏作业,慢慢包围漂浮在水上的溢油。另外几艘海巡艇上的清污队员取出吸油毡,进行清除溢油作业。待清除完毕,搜救海巡艇将出事船顺利拖至安全水域。“该演习科目是根据‘263’专项行动方案制订的。目前,我区针对辖区内河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实际,筹建了内河防污染应急设备库,专门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货物污染内河水域突发事件。”王新全表示。我区辖区内河防污染应急设备库现已储备围油栏500米,吸油毡550公斤,应急处置艇1艘,污油回收船一艘,基本满足了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处置的需要。
当天的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海事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就在6月24日下午14时20分,通海政务室值班电话突然响起,值班员曹建新拿起电话,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我是宝西湖货5688船主,我的船在通启河距离345国道通启运河大桥约200米处,舵效突然失灵无法控制,请求海事救助!”接报后,工作人员华晓卿、曹建新两人迅速启动苏海巡O655海巡艇前去救助。但苏海巡0655自身功率小,无法促使宝西湖货5688重载船移动。这时,华晓卿立即调动靠泊在附近码头的六航机488船舶前来帮忙,六航机488和苏海巡协同配合,20分钟后顺利将搁浅船舶护送到卸货码头,确保了航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