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需要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更需要通州”

发布日期:2017-05-31 阅读:1015




     本报讯 (记者 印春湘 顾艳 通讯员 任建)5月26日,通州在上海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邀请到中国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以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四位院士参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文江作为嘉宾代表发言,他说:“通州需要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更需要通州。通州创新人才工作和高科技项目落户需要上海交大在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培育,更加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只有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才能做好。”

     活动当天,汽车零配件用模具及注塑产品、超仿真功能性聚酯纤维新材料研发等24个项目落户通州,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见右图,陈啸天 摄)。其中,上海交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回收及循环再利用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落户南通高新区。该项目负责人、南通复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纯坦言,之所以将项目落户南通高新区,是因为通州区出台了“21条”人才新政,对高科技人才扶持力度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优越。“南通高新区产业规模大、工业水平高、创业氛围好,上海交大作为中间人,在我们与通州之间牵线搭桥,让我们认识、领略通州的城市文化和产业前景。”孙纯说,“通州区委、区政府及南通高新区管委会在项目落户的资金、政策及审批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让我们更坚定了扎根通州做大做强企业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我区聚焦“353”产业体系,提升发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及配套装备等主导产业,深化拓展与高校院所的人才智力对接,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对接效益。迎着对接服务上海的热潮,今年我区将开展“月月有、家家到”系列活动通州专场活动,对驻沪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对接,力争促成一批“高精尖”人才项目落户。目前,我区先后落户人才项目211个,引进和培育了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市“江海英才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46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