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农历四月初一,为一年一度的五总庙会日。老通掘公路两边商品琳琅满目,形成了几公里长的“大集市”,吸引了周边近万人前来“淘宝”,感受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集市魅力。
尽管当天上午阴雨绵绵,但市民赶集的热情不减。衣服、饰品、花草,商品种类多多,不过最受市民喜爱的还要数传统的手工制品。
淘米箩、筛子、砧板、簸箕……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老物件”总能在庙会上觅得踪迹,也已经成为传统庙会上不可缺少的元素。家住金新街道的顾学如老人一大早就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60多个竹篮、竹篓等竹器前来贩卖。“这里人多,特别热闹,我年年都来卖,已经有20多年了。”看着自己的货物销路不错,老人喜笑颜开。
在庙会上,能赚多少钱是其次,大伙儿图的是热闹。“这条捕鱼船多少钱?”“2200块。”“能不能少点?”“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亏本了。”在一条黄色的小型捕鱼船前,询问的村民还真不少。“这条船做工不错,没点真本事还真做不起来。”朱宏彬老人夸奖道。船主严广强介绍说:“这条船是杉木做的,我花了十几天才做好。每年我都要做几条船来这里卖。”好东西自然也卖得快,不一会儿这条小木船就被一个村民“抢”走了。
对于市民来说,逛庙会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淘到一些有特色的、平时很难买到的小东西。家住十总镇二窎居的李勇在庙会上淘到了一块银杏树做的砧板,花了80元。“这种砧板很少见,也只有在庙会上才能买到,超市和商场根本没有,就算有,价钱也贵。”李勇像淘到了宝贝,开心得不得了。
相传从明末清初开始就有五总庙会,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庙会不仅有农具、苗木、农副产品,就连服装、百货等也一应俱全。据了解,此次庙会为期三天,而为应对蜂拥而至的八方来客,交警、城管等部门均派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