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身患肝硬化的李明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重获新生。相隔十年,生命垂危的他硬是说服家人和亲友,将眼角膜和遗体无偿捐献给社会,供南通大学医学院用于教学科研,那一年他才57岁。
李明生将生命作为“最后的馈赠”,用爱绽放了人生最后一次美丽,成为通州遗体捐献第一人。3月31日上午,南通市红十字会在东华塔陵园举行缅怀纪念活动,缅怀那些做出超常选择和具有无私大爱的遗体、人体器官捐献者们,李明生也在其中。
在东华塔陵园南通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墙上,白色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包括李明生在内的17位已逝捐献者姓名。主持人在主持词中说道:“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奉献大爱的人道事业,对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丧葬观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的进步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遗体器官捐献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群体,永远值得人们感谢和铭记,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玉梅向纪念墙深深鞠上一躬,并敬献了花篮,上书“生命与日月同辉,爱心与天地共存”。李明生的亲朋好友以及各界市民也纷纷前来寄托哀思,朵朵白菊承载着人们的无限敬仰。南通大学医学院的师生们则集体朗诵了诗歌《生命的火焰》,感恩捐献者以“大体老师”的身躯,给学生们以无言的指导和对祖国医学事业的贡献。活动现场,没有鞭炮,没有纸钱,然而人们的敬仰、怀念、感恩之情丝毫不减。
“感谢红十字会和政府给我们家属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寄托哀思的地方,我们家属也就心安了。”李明生的爱人杨女士说。
“父亲带着爱而来,留下爱而走,虽逝但从未远离。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我们心中延续,我以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和自豪!”李明生的长子杨李告诉记者,几年来每逢大小节日,他们都会把父亲的照片“请”出来在家里祭奠,母亲总会早早做好准备,供上父亲平生最爱吃的东西,然后在父亲遗像前,静静地坐上好半天。如今有了纪念场所,也了却了母亲的一大心愿。
杨李还告诉记者,当年父亲执意要捐献遗体时,亲友们都不理解,有的甚至与他们断绝了往来。时隔三年,这些亲友都逐渐接受并理解了父亲的选择,当天也都来参加祭奠活动,这让他感到很欣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父亲一样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行列中,让生命在捐献中升华和延续!”杨李说。
大爱无言,却竖起一座生命丰碑。李明生崇高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世人尊重和缅怀。而李明生的亲人在悲痛之余,顶住世俗的压力和偏见,不忘实现他的最后心愿,同样值得称颂!
你到美丽的天国去了/用生命的最后留下人间的夙愿/在那苍穹的远边/你仅是星汉的闪点/却又留下无限的大爱/贡献人生所愿/在你的后面又产生了更多的光环/你是广袤大地的一株小草/镶嵌在草丛里面/衬托着美丽的蓝天/看着未来。
这首诗是李明生毕生最好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