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本走红网络,不少人网购几册新印的课本回家教小孩,然而,平潮高级中学退休教师周玉甫却收藏有那个时期的中学课本“真”本!
3月22日上午,记者在周玉甫家看到了传说中的百年老课本。老课本有三本,分别为平面几何、高等代数、化学,硬封面呈粉色、青色、土黄色,乍看还以为是有点旧的精装小说。周玉甫介绍说,这三本课本是他的文友卢心竹所赠。卢心竹1926年毕业于南通中学,1981年将自己的高中课本赠送给了周玉甫,扉页上写有:“此予在江苏省第七中学(即南通中学)高级部文系所学课本,而周生玉甫今在平南中学任教数理,关心曩昔学校教材,因以赠作为参考资料。”按此说来,这三本老课本已经有90多“岁”了。
翻开课本,竟然是英文版的!周玉甫说,卢心竹告诉他,当时他们除了国文、历史、地理外,课本都是英文的,任课老师也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文记笔记、做作业。卢心竹是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朱东润的学生,工诗善画,文学造诣颇高,卢周两人结识不久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卢除赠送周三本珍贵的老课本外,还赠送了其几套鲜见的古籍,如咸丰年间出版的诗词工具书《增补类腋》、晚清翰林唐文治在无锡国学专修馆编辑教材《国文经纬贯通大义》等。
周玉甫从教30多年,是高级数学教师,藏书3000多册,其中各个年代的教科书就收藏了上百本,又以数学课本居多。“英文版的课本一般人看不懂,但我看了下,实际上内容不深,只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水平。”
对于自己收藏的课本,周玉甫觉得总体而言可用“与时俱进”来概括,每种课本都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民国时数理化课本英文印刷,建国初期数学课本则大多采用苏联版本中文印刷。“语文课文的选择变化很大,科学类的变化不大,但程度变深了,我孙女5年级竟然都学方程了,我们以前初中才学。”周玉甫笑着说,“我收藏的课本反映了近代以来教育文化的传承过程,它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值得我们好好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