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阳光灿烂,天气却不怎么暖和,穿着羽绒服、大衣的行人匆匆走过。路边的水塘里,采芹人穿着齐胸的胶衣半蹲在水里采水芹,一圈圈水波荡漾开来,反射出闪闪金光。
水芹确实能给人带来金子。这片100多亩的河塘是金沙街道去年新开辟的水芹基地,现在首茬采收已近尾声,产值160多万元。
水芹是金沙街道特色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2001年成功注册“进鲜港”商标,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南通市首届十大名优农产品”称号,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随着万顷良田金沙项目区拆迁及鲜花小镇项目等开发建设,水芹菜基地随之萎缩。为保护传统产业,去年金沙街道在进鲜港集聚区北侧投资近250万元,新建水芹菜基地,并配套泵站、渠道、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期开挖158亩,二期60亩今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
每年中秋节前后种下水芹,冬季开始采收,直到3月左右结束。目前正在采收的水芹是基地里最后一块,是承包户刘永杰的,“幸亏政府开辟了新基地,不然我们都要失业了。”刘永杰开玩笑说,他种植水芹有30多年,新基地里,他承包了40亩,是村里20多个水芹种植户中面积最大的,“知道有钱挣嘛。”刘永杰算了笔账:新地产量稍低,亩产3000多公斤净菜,批发价每公斤三块二左右,产值40多万元。第二茬估计每亩产出3500多公斤。水芹采收完后将投放鱼虾苗养殖。刘永杰说,今年鱼虾应该会大丰收,因为“新基地水好又清澈”。
不仅种植户有钱挣,村里闲散劳动力也因此鼓了口袋。刘永杰指着采芹人说:“他采一亩水芹工资1500元,另外还给伙食费,拣水芹的人一天也有两百块左右的工资,我全部请人做,按老标准,一年开工资也要开掉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