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小心“孔明灯”灭了万家灯火

发布日期:2017-02-10 作者:徐艳梅 吴庆华 阅读:632

城区一些商场抢抓元宵商机,挂起了灯谜,组织竞猜活动,吸引人气。

卑多敏 摄

2月5日晚,通州供电营业部电力检查人员在南山湖广场发现了一对燃放孔明灯的情侣,立即上前劝离。

元宵节将至,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燃放孔明灯祈福。殊不知燃放孔明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月4日晚,北京南苑机场一架飞机在滑行时,机组发现发动机搅缠疑似孔明灯物体,导致该航班延误。电力检查人员表示,孔明灯属于明火,能升至千米高空,放飞后不受控制,一旦缠绕到电线上会造成电力设备跳闸,同时极易引起火灾,如果火源落在人群或储存易燃物的仓库、加油站等地方,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从通州供电营业部了解到,近年来别的地方发生过放飞孔明灯缠绕导线,造成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的事情。为了遏制孔明灯给电力线路带来的危害,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供电人员近期来到人口密集地段、公园广场等处,向人们宣传燃放孔明灯可能会给住房、燃料、大棚以及电力线路带来的危害。

其实通州人还有在元宵节“放哨火”的习俗,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是除尽田间害虫,盼望来年丰收之意。正月十五下午,用芦苇、红草或茅草,扎成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少则一个,多则三四个备用。待到日落黄昏时分,人们将火把点燃,手捧火把,沿着自家田岸奔跑。也有农家把田头的稻根杂草堆积燃煨,称之“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乱草烧掉,谓之“剿虫窝”。“放哨火”既是一种治虫方式,也是一种美好祈愿。但秸秆焚烧既污染环境,也存在火灾隐患,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这一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