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新春走基层】“菜农”李田猛:六年春节只回了两趟家

发布日期:2017-02-06 作者:印春湘 吴卫荣 阅读:674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回家团聚的日子,可对于来自山东临沂的李田猛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异地”的新年。“自从种上蔬菜,我春节就只回过两趟家。”

1997年,17岁的李田猛从老家只身来到南通,做起蔬菜收购和贩卖生意,一做就是13年。李田猛说:“倒卖蔬菜是小本生意,利润空间有限,但蔬菜种植就不同了,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鼓励,扶持力度也很大。”

2010年,李田猛在十总镇迎阳村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当年获得政策补贴近50万元。如今,他在该镇季庄村、二窎居等3个村庄种植蔬菜1000多亩。

大年初二早上,李田猛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田园生活”。早上6点多,他简单扒拉几口稀饭,驾车从家里出发,5分钟后到达迎阳村蔬菜基地,开始和工人一起采摘棚里的小青菜。他说:“目前招了18个工人,多的时候招了40多个,按照节前的任务分配,春节期间只留了3个采摘工人。”

上午十点多,一辆从山东来的大货车如约而至,工人们把上午采摘好的青菜、萝卜和花菜等一一过磅后搬运上车。李田猛说:“春节期间发货量稍微少一些,主要输送到山东和南通本地的市场,一天在10吨左右,等春节一过,销售量就会慢慢多起来。”目前,李田猛的蔬菜基地一天的营业额接近1万元,2016年销售达300万元。

看到李田猛种植蔬菜尝到了“甜头”,他在山东的“老乡们”也萌生了抱团种菜的念头。很快,李田猛成了大家的“老大哥”。现在,仅在迎阳村就有近300户外地“菜农”。2012年,李田猛成立了舒琪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当起了蔬菜市场对接“专员”。年前黄瓜和青菜滞销,他说:“两毛一斤都没人要,我帮他们联系到了山东临沂和青岛的老客户,一天运十四五吨,节前就全部解决了。”

由原来的“小打小闹”转变为大规模种植后,李田猛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蔬菜基地,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一天可以休息。可喜的是,“陀螺”般的忙碌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把在老家的媳妇和两个女儿全接到南通,现在妻子徐晓娟帮他一起打理蔬菜基地,两个女儿也在南通入了学,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在新的一年里,李田猛又有了新的“心思”。他说:“上千亩的种植规模是够了,现在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把蔬菜种植的档次再提高一些,发展一批固定的高端消费群体,让这条路走得更稳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