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新春走基层】带张年画回家过年

发布日期:2017-01-23 作者:徐艳梅 阅读:604

兴仁镇太阳殿村姚家木刻年画的第三代传人姚正泉向客户展示自己制作的木刻年画。

卑多敏 胡小波 摄影报道

1月18日上午,灰蒙蒙的天空洒落点点细雨,萧瑟的村庄还看不出新年的氛围,也是,毕竟才农历腊月廿一。

但是,走到姚正泉家门前,浓烈的“年味”扑面而来,一间三四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全是红艳艳的对联和色彩缤纷的年画,姚正泉忙着给顾客拿货收钱:“今天还算好,来了二十几个人,买这个有讲究,要农历双日子,最好的是初八、十八,那两天我忙得连饭也没吃上。”虽然没吃上饭,姚正泉还是很高兴,因为生意好。

姚正泉所在的太阳殿村是远近闻名的木刻年画村,姚家又是年画“世家”,所以姚正泉做的年画总是供不应求,做了一年的木刻年画到年前还是不够卖。木刻年画是一种雕版印刷工艺,历史悠久,姚正泉用的还是他父亲30多年前刻的版子,那红绿黄蓝的色彩深深地渗在木板里,仿佛每年的祝福层层压叠。

从南通市赶来的老杨已经把明年春节的年画订好了。“老杨订了22个样板,一个样板100套(一套1至3张不等)。明年的年画已经有20多个人订了,过完年我就得印了,不然来不及。”说及此处,姚正泉喜上眉梢。因为一幅年画少的有五种颜色,多的有八九种颜色,一种颜色就要做一个版,印一色换一种版子。套色多的费时就多,最多一天只能印一百多张全色年画。

虽然费时费事,但年画卖得并不贵,小的5毛,大的8毛,买一对“小家官”才1.6元。“图个吉利,买年画的都是每年来买惯了的熟客,不管怎样必定会买一张木刻年画回家的,哪里好意思卖多贵。”姚正泉笑嘻嘻地说。

虽然木刻年画不够卖,但现在年销量万把张较于以前4万多张还是大为减少,“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老样子,都要买新式年画。”姚正泉的心思蛮灵活,也进了新产品批发。

“五子将军”“福禄寿”“青龙招财”……“百年新世纪,万里好河山”“东风舒柳眼,时雨沐春容”……其实,不管新的老的,祈福迎祥、驱凶避邪、吉祥喜庆的祝愿是一样的。雨依然细细密密地下着,浓郁的年味此时却仿佛夹在里面飘洒在空中,雨润山河秀,花开岁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