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天气寒冷,但在朝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春卷皮摊位前,仍聚集了不少人。只见摊位的主人张娟用手抓起调好的面团,在铁板上一抹一贴,便摊好了一张又薄又圆的春卷皮子。娴熟的动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慢慢地,做好的皮子越叠越厚。
“一般一斤面粉能摊30多张春卷皮子,要花10多分钟。”张娟一边不停地摊着春卷皮子一边笑着说,“冬至后吃春卷是通州人的一种风俗,这些天来买的人还真不少,我都忙不过来了。”的确,在薄薄的面皮中卷上鲜肉、鸡蛋、荠菜、韭菜等食材,吃上去很是鲜香。“老百姓家中做春卷,最喜欢的就是来这里买面皮,手感柔滑、入口韧香,吃起来特别香甜!”从西亭镇骑摩托车赶来的吴敏是张大妈的老顾客,“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她这里买两斤春卷皮子,孩子们都很爱吃,餐桌上也少不了它。”吴敏开心地说。
如今制作春卷面皮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作为为数不多的坚守者,62岁的张娟最大的感触是要耐得住辛苦。“头天晚上要发面,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再将一定比例的面粉、水和好,五点左右就要骑上三轮车到市场上开始摊面皮。”张娟说,现在生意好的时候光面粉都要和二十来斤,随着春节的临近,吃春卷的人渐渐多了,每天得和上三四十斤。和面也有讲究,太稀了面不筋道,太稠了摊不匀薄。“别看春卷皮制作工具、流程都挺简单,可我们日日围着灶台,稍不小心就会被烫出泡。”张大妈伸出有些皴裂的双手感慨道。
因为家中的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孙子也已经上学,闲下来的张大妈这些年就一门心思做这门手艺。“每年都要从冬至做到来年清明节的时候。做了10多年的面皮,我的手有时候会有点抖。”张娟无奈地说,这实在是个累活,赚的钱却不多,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但顾客们的期盼让她有了一直做下去的决心。“这手艺,传给年轻人也难。来学的都是为赚钱的,纯手工的做起来嫌累。不过,我现在也不图名利,这传统手艺还要做下去,毕竟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