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冬至习俗多年未变

发布日期:2016-12-21 作者:徐林玉 阅读:670

   冬至,是南通民间“八节”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冬至称为“大冬”,也叫“过冬”,在这天,有烧香、祭祖、吃圆子的习俗。冬至日素有“大冬似小年”之说,一般人家都极为重视。

    冬至前一天,家住西亭镇的王桂芳就早早上街买菜,准备烧经祭祖要用的物品。“今天是小冬啊,中午家里要烧经拜拜老祖宗的。”提到祭祖要用的东西,王桂芳说这些可有讲究了,“五荤三素”八样不能少,大肠代表着“日子过得长长满满”;猪肝保佑家里的人“做官”;豆腐说明“有福气”……

    冬至日是约定俗成要吃米屑圆子的节日。一大清早,全家人要坐在一起吃圆子,家里有人外出打工的,也要准备一碗圆子放在桌上,意味着“团团圆圆”,还要吃青菜、荠菜,表示“聚财、发财”。王桂芳说:“现在和过去也有些不同,大家都图方便,直接买的速冻汤圆。以前啊,我们要在冬至前一天晚上,用准备好的糯米粉搓成米屑圆子,第二天一煮,想要甜的就蘸糖吃,圆子又糯又软,可比速冻汤圆好吃多了!”

    “过完冬至就是年”。多年来,冬至的习俗未变,祭祖、吃圆子……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承,表示着对传统的尊重,对未来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