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天文学上把“冬至”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又称“一阳生”,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冬至后白昼时间渐长,故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古人把整个冬天分成了九个九天,九天为一个“九”,从“头九”到“九九”正好九九八十一天。“数九”的第一天就是冬至日,意味着天气开始真正冷了。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九”数完了,天气也就要暖和了。今年84岁的于金宏笑呵呵地说:“冬至这天还不是很冷,最冷的时候要数‘三九’、‘四九’,下大雪都是厚厚的一层,河里都要结冰的。”回忆起小时候的冬天,于大爷满是回味,河里结的冰很厚很结实,小孩子上下学过河不走桥,都是从冰上溜过去;屋檐下则挂着长长的“凌凙”(南通话念“林笃”),晶莹剔透的,掰下来能当小棍子使。“现在冬天难见到这些喽,下个雪也很难积得起来,更别说长的‘凌凙’。现在我小曾孙看见个冰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于大爷的语气里满是他年轻时独有的记忆和乐趣。
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记者从区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至期间的温度较往年偏暖,日平均温度在11℃左右,预计1月份是最冷的月份。据气象台预报,这几天都是阴转多云,偶有阵雨,22日开始温度将有所下降,最低温度3℃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