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病房内,历经四个半小时的采集,高悦成功捐献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南通市第37例、通州区第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同时她也是通州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她捐献的“生命种子”将在一名16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体内“生根发芽”,给他带去生命的希望。
胆子很小却做着一件勇敢的事情
记者第一次见到高悦时,她正在接受注射最后一针动员剂。她皱着眉,眼睛时不时看向针头,又害怕得立马转过脸。区红十字会秘书长王玉梅告诉记者,高悦胆子小,有些害怕打针,但是从初配成功到准备采集,她一直没有动摇过捐献的意念,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而胆小的高悦做到了。
2007年10月26日,参加献血的高悦报名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作为自己30岁的生日礼物。今年7月26日,高悦得知自己与一名16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男孩HLA初次配型相合。在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又能救人一命后,高悦郑重地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11月23日,高悦赴宁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
“女儿做的是救人一命的大事,我必须支持她。”
得知女儿要捐献造血干细胞,高悦的父亲开始有些顾虑,但在详细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女儿的身体产生不利之后,他选择支持高悦。这次赴宁捐献,父亲更是全程陪同,贴心地照顾高悦。在打完动员剂时,他需要帮高悦按压住针眼止血,还被女儿吐槽说“舍不得用力气”。但高悦知道,父亲是心疼自己。“我女儿一直都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这次她做的是救人一命的大事,我必须支持她。”高悦的父亲告诉记者,他能理解为人父母渴望孩子健康的心情,特别是对方还是个小男孩,应该绽放他年轻生命该有的活力。“我可不能拖我女儿的后腿。”高父看着女儿笑着说。
成为通州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1月28日上午9时,在经过最终的血常规检查和机器调试后,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通过几天连续注射“动员剂”,高悦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已被动员到外周血中,护士长从她左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然后将其他血液成分通过右臂静脉回输到她体内,整个过程长达4小时30分钟。
下午1时30分,血细胞分离机显示已采集含有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198毫升,护士长拔下高悦左臂的针头,宣布采集结束。当分离机中的其他血液成分全部回输到高悦体内时,她右臂的针头也被取下。至此,本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圆满成功,高悦成为我区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希望我的干细胞能在他的身体里‘生根发芽。’”
所有的一切从一个捐献承诺开始,以采集的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结束。但这也正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当晚,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就会输入到患者的体内,为他带去生命的希望。患者所在医院的医生带来一封感谢信,“……我时刻告诉自己,是远方的一位不知名的阿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希望,我会记住您这位善良的阿姨,希望我长大后能播撒您爱心的种子。”
高悦认真地阅读着这封感谢信,感慨道:“我的女儿比他小两岁,16岁这么年轻的生命,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希望我的干细胞能在他的身体里‘生根发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