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手工品制作风靡“夕阳创业团”

发布日期:2016-11-29 作者:严亚霜 阅读:632

    “老板,今天有多少货?我给大家分分工。”金新街道金欣佳园内,60岁的邢声美正一边制作着昨天剩下的拉链,一边招呼老伙计们来领新货。在邢声美家的车库门口,拉链条堆成了一座白色的“小山”,10余名老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通州,像邢声美这样的老年创业者不在少数,他们中有离退休的干部职工,也有拆迁安置的庄稼人,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让他们忘记劳动,很多人选择了“再就业”,而手工制作也成了“夕阳”创业者的首选。

生活安逸不忘勤劳致富

    左手拿链带,右手捏着拉头,眯着眼睛紧盯着链头处,只听轻微的“咔嚓”一声,拉头划入了链牙轨道,一根完整的拉链在邢声美的手中“出炉”了。从2013年就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邢声美现在已经能够又快又准地加工拉链了,平均每天能完成近300根。“现在生活好了,但还是不能忘记勤劳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挣些菜钱也很满足。”邢声美手上的指甲因链头挤压有些变形,但她仍乐呵呵地忙碌着。

    记者走访了金沙街道、金新街道多个社区,发现老年“创业”的现象随处可见。家住天熹苑的沈德美是小区里出了名的手工达人,折说明书、糊纸灯笼、做枕套……终日闲不下来,她告诉记者,虽然一天下来挣的钱不多,但收获的感觉让自己很充实。

手工制作成老人创业首选

    做手套、剪线头、做鞋子……年轻人对于这些低收入、考验耐心的工作大多不感兴趣,但这些活计却是大多数老年人创业的首选。“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去工厂工作,眼神又不好,想赚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邢声美告诉记者,年龄和技能的限制是她选择做手工活的原因之一,但也因为手工活工作的自由性,让她有了照顾家庭的时间和精力。

    记者了解到,不少老人在离退休之后都选择了以手工制作的方式“再就业”,用劳动为“安享晚年”增色。“创业我们肯定比不过年轻人的,做做手工活也不错,做习惯了还挺喜欢的,有时候还去打听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可以做。”今年68岁的严小英年轻时就喜欢穿针引线,做做手工,退休后她给儿媳妇当起了帮手,儿媳妇从厂里领回来的包装袋、枕头套,她都会帮忙缝制,有时候还要“加班”赶制。

组团创业乐趣多

    “我们每天可热闹了,一边干活一边聊家常,比一个人闷在家里有趣多了。”说起一起创业的老伙计们,邢声美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她的号召下,小区里不少老人都自发加入到这个“拉链创业团”中,年龄最大的84岁,团队人数最多的时候有近20人。邢声美每天将新到的货按每个人的工作量分给老人们,大家聚在一起,讲讲新鲜事,给“夕阳创业团”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沈德美家门口,每天都能听到阵阵欢笑声,除了前来工作的手工老将们,还吸引了不少来“沾热闹”的老人。“我原先也是看这里人多来玩玩的,结果看他们做着还觉得挺有意思,自己手上又闲得慌,索性加入了进来。”赵美芳告诉记者,在沈德美的手工团队里,有好几个人都和她一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的,虽然有时候也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和大家聚在一起的欢乐。

    “我觉得这些年长者自己创业还是很不错,虽然收入有限,但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市民严宪平说,“看到他们都在努力工作,对我们年轻人也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