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畅游神奇水乡 领略古镇风韵

发布日期:2016-10-09 阅读:416

    10月1日上午,2016“凤凰古镇水韵石港”首届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2016年通州区“欢乐江海行”送戏下乡活动石港专场在石港小学大礼堂举行。

卑多敏 摄

国庆长假里,游客乘船畅游石港渔湾水道。

卑多敏 摄

    今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国的67岁华诞,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2016“凤凰古镇水韵石港”首届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了,广大游客通过游水乡、赏盆景、看大戏、观书画、品小吃、购特产等活动,深度感受古镇神韵。国庆七天,这里还安排了“诗画石港”盆景展、“醉美石港”书画作品展、武术表演、京剧演唱、戏剧专场等多项活动。

●文化大餐盛飨群众

    艺术节期间,100多幅内容与国庆相关的书画作品在石港小学文正书院亮相,毛笔、硬笔各有风姿,楷书、草书、篆书诸体兼备,将“醉美石港”画卷呈现在游人面前。许多书法爱好者当场挥毫泼墨,书写家乡风韵,表达爱国情怀。

    在石港小学一角,游客云集,原来这里正在举行“诗画石港”第十七届花木艺术盆景展。盆景是一种融生命、造型、意象、文化等于一体的艺术载体,可以美化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丰富生活,深受石港人的喜爱。此次盆景展以通派盆景“两弯半”为主,还有不少花式造型,雀舌、黄杨、榆树、罗汉松等盆景姿态庄严健秀。据了解,10月1日当天有60余名来自南通城区、如皋、如东等盆景协会的盆景爱好者,带着200多盆盆景作品参展,其中不乏在国家和省市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引得游人细细观摩,拍照留念。盆景展从1日起,展期两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开辟交易区,将盆景制作推向市场化。

●渔湾水乡广受青睐

    来到石港,不可错过的一定是渔湾水乡之旅,没有过多的修饰,也不需要言语的赘述,让你眼前一亮的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让你回味的是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10月1日,天公不作美,细雨蒙蒙,但处处有游客的身影。乘船徜徉在约两公里长的渔湾水道,草木茂盛、水鸟栖息,入眼的每处风景都如一帧靓丽的图片。经过一个桥洞,回望水道,有种别有洞天之感。“今天来到这里非常开心,渔湾两岸风景挺原生态的,能媲美杭州的西溪湿地。”外地游客钱薇告诉记者。

    在渔湾水道码头处,自驾游的市民在此烧烤、野餐,享受农家乐趣。石港乳腐、窨糕等都是流传千年的美食,最近当地又推出了石港大米、酱油、陈醋等产品,深受外地游客欢迎。

    国庆七天假,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40多个旅游团车来车往,仅渔湾水乡就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最多的一天达1300人次。而自10月1日石港镇首届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以来,共有12000多名游客纷至沓来。

●戏曲展演好戏连台

    经过精心整修的古渔湾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于10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群众的关注。

    只见文化园内,戏曲爱好者端坐在红木八仙桌旁,有少许京剧迷身着旗袍,品茗听戏,还有一些群众放下家中的农活前来一饱眼福。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渔湾大戏台,这是南通首家乡村大戏台。山东淄博京剧院常务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周庆孝,山东寿光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李秋兰等众多名家应邀到场,奉献精彩表演。来自启东、如东等地的知名京剧和越剧剧团与本地票友同台献艺。《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碧玉簪》等经典片段博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周庆孝表示:“石港的古渔湾大戏台将戏曲的众多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非常正规。我感觉在这里演戏很舒服,很有成就感。”他说,石港镇能立足自身,以一个乡镇发展正规的京剧文化,着实不易,对地方文化发展有着不错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我们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要把石港的文化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石港古渔湾文化产业园负责人王拓说。

    据了解,古渔湾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占地10亩,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设计,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与石港老街和渔湾景区相得益彰。古渔湾产业园将陆续开发二期、三期工程。石港镇党委书记龚卫表示,古渔湾大戏台的开设,对石港旅游业能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为石港旅游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活力,使石港走在全区乡村游前列。

记者 顾艳 通讯员 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