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89岁的孙金涛精神矍铄,种菜浇水、整理家务、骑着电瓶车到村里开会……他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外人见到他,哪能想到这是一位耄耋老人。
家住东社镇五马路村的孙金涛是位老村支书,1948年参加工作,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建国前老党员。成为党员之后,孙金涛一腔热情也随之喷发。1950年7月10日,抗美援朝战争开始。1951年,孙金涛和十几个同乡主动报名,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为上战场积极训练。备战期间,前线发来通知,孙金涛所在的部队不需要到前线支援了。这让孙金涛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开始觉得为国奉献的梦想没有实现,后来转念一想,共产党员只要是做有利于国家的事就行了。
1955年,孙金涛因病从部队复员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干部,带着乡亲们忙生产。“那时候,我是调队干部,不在自己所住的生产队,而是和其他生产队的人一起干活。乡亲们很朴实,等丰收了都要给我分一份粮食,那怎么可以要呢,我自己的生产队也有得分的。”孙金涛谈到以前的工作乐呵呵地说,“自己够吃就行,贪多是不对的。”
孙金涛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教育着自己的独子孙林。孙林今年刚退休,之前和妻子曹秋菊都是五甲小学的教师,1986年入党。说起自己的父亲孙金涛,孙林用“严格”来形容他。有一年冬天,路上积雪很深,那时交通不发达,要从东社到五甲煞是费劲。孙林夫妇想等雪化了点再出发。孙金涛不乐意了,“赶快去,人家学生能准时到,你们为人师表就不可以吗?”孙林和曹秋菊各骑一辆自行车向着学校进发,那时候曹秋菊还带着两岁的儿子孙文遥。孙林说当时自己滑倒了好多次,回家都不敢说,怕被父亲再教育一顿。“哈哈哈……”想到父亲当年这么教育自己,孙林有点忍俊不禁,“你说他严不严格?”
现在,五马路村有什么事,都会喊上孙金涛一帮老党员、老村干部到会商议,请他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帮助协调。“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耳聪目明,还想为家乡多出一份力。”孙金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