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高点定位 明晰目标 打造转型发展的核心支撑

发布日期:2016-09-05 阅读:447

    本报讯 (通讯员 施伟办 记者 周优优)9月2日上午,区委书记宋乐伟调研了科技新城建设情况。他强调,要全力推进南通高新区核心区科技新城建设,高定位、宽视野推进载体建设,精准出击加速产业集聚,创新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把科技新城打造成全区转型发展的核心支撑。

    在科技之窗,宋乐伟实地查看了总部办公区、综合孵化区、创新平台区、专业园区以及生活配套区等功能片区,认真了解各片区建设、规划情况(见图,陈啸天 )。科技之窗是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创新载体,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已有11个项目拟入驻,引入18家中介服务机构和多家合作机构,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产业研究院落户。目前,科技之窗各片区室内装修、智能化、室外照明、配套以及景观工程正同步交叉进行。

    近年来,科技新城围绕“科技创业热土、生态创智新城”的总体定位,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人才、新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各类创新型项目近200个。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省科技金融集聚区,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示范区试点。

    宋乐伟充分肯定了科技新城建设情况。他指出,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科技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发展路径清晰,产业定位精准。科技新城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资本、技术、产业等资源,要继续以国家级的眼光看待、规划科技新城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引领高新区乃至全区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

    宋乐伟强调,要高定位、宽视野推进载体建设。科技新城要立足新兴产业策源地、科技资源富集地、创新载体主阵地、创新环境最优地的定位,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推进载体建设,拓宽视野,围绕重点产业,甄选招引顶尖人才、团队,内外兼修,打造高品质载体,真正体现创新高层次水平,使之成为高新区的核心功能、靓丽名片。

    要精准出击,加速产业集聚。明晰产业定位,精准目标,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引入顶尖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甄选符合通州产业发展特点的优质项目。大力发展储能装备、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产业,积极培育创新型产业,提升科技服务配套能力,构建完备的产业发展体系。

    要创新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精简高效、新型扁平化管理模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运作机制,打好载体成长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载体活力,发挥创新作用。有关部门要加大与科技新城的对接力度,形成合力,全力支持科技新城各项工作。

    南通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跃华,区领导张兴国、刘洪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