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市政管理部门快速反应,及时清除内涝、排除道路积水,确保市政设施运行通畅。
卑多敏 摄
本报讯 (记者 孙晓冬 孙晓)6月21日晚至6月22日上午,一场特大暴雨突降我区,给市民带来凉意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烦恼。根据雨量监测统计,我区24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这场近十个小时的连续强降雨使得城区多处出现水淹状态。
因为暴雨天气,秦柄松老伯就遇上了一件烦心事。早上7点多钟,天空依然下着雨。当记者来到秦老伯位于城区翠园新村25号楼的家时,老人正在用塑料盆将灌入屋内的雨水舀出去。无奈的是,因为屋外场地的水位太高,即使老人不停地往外舀水,外面的雨水还是不停地往屋子里流。“这样多少还能舀出去一点,屋子里的水太多了,都没办法落脚。”秦老伯显得很无奈,他告诉记者,因为漏雨和雨水倒灌问题,地方媒体去年就已经对他本人进行过采访。“前几年政府对我们老小区改造过后差不多两年没淹过,不懂为什么现在我们家又年年淹水,家具和床都烂了好多,你看看这是今年刚买的新家具,这样一泡又要烂了。”老人告诉记者,因为家里被淹,他21日当晚几乎整夜没睡着,一急之下心脑血管病复发了。
遇上堵心事的可不止秦老伯一个。22日上午7点10分,市民马先生像往常一样开车前往通州城区上班,但是车开到新世纪大道遇上了堵车。“前面积水比较多,车辆行驶速度都比较慢。”马先生无奈地说。
为什么逢雨必淹?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联系了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水环境管理科副科长朱明明。他表示,“暴雨”是主要原因。“只要24小时降水量超过50毫米就算暴雨,而这次暴雨降水量最高达到150毫米,强度大,影响面广。”朱明明认为,因为雨量大,外河整体水位偏高,影响了城区雨水管网的排水进度,进而导致了“积水”问题。
雨水管网老旧是导致“积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朱明明介绍,目前城区几个比较大的积水点基本上都是因为雨水管网老旧原因造成的。“像新金路电信大楼那段这次积水就比较严重,因为雨水管管径偏小,遇到强降雨天气就无法快速排水,城区有一部分老小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朱明明同时透露,许多餐饮店的隔油池油污堵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排水顺畅,他希望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对池内的油污进行清理打捞。
为了减少暴雨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相关部门也在努力。朱明明说:“因为雨量大,从21日晚上10点开始我们就把城区内部的河道闸门打开,让内河水往外排,22日早上10点我们把城区的8个闸门全部打开,同时我们还对城区道路进行巡查,对积水点和低洼处进行排涝疏导。”此外,市政、城管、消防等多部门快速行动,通力合作,至22日中午,城区大面积积水问题已经解决。
“雨污水管网改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一直都在做,目前城区就剩下五六条路还没有改,不过这些道路也会逐步列入改造计划。”朱明明表示,“国家目前在倡导海绵城市建设,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