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因为没有申请环评验收,给企业带来这么恶劣的后果。”某食品企业副总经理陈新满脸愁容。
5月23日,区行政审批局、环保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该企业,对照环评“失分点”提出整改意见。就在一个月前,该企业收到了一份环评信用等级评定报告,报告显示为黑色。“一旦被评定为黑色企业将无法贷款,水价和电价也会抬高,大大增加企业成本。我们一下子慌了。”陈新说。
去年1月,区环保部门接到投诉,称该企业使用的锅炉噪音大,影响周边群众夜间睡眠。环保部门立即前往该企业展开调查,出乎意料的是,该企业自2004年正式投产以来,没有申请过环评验收,“根据规定,企业投产3个月内就要申请环评验收。”行政审批局项目投资科环评窗口工作人员沈国成说。记者在这张“黑色”评定报告书上看到,因没有申请环评验收这一项就扣了12分。
为此,陈新后悔不已:“我们是知名的食品企业,认为只要过好产品质量关就好,没有意识到会产生环境问题,更没有意识到要申请验收。”当企业去年被告知要求停产整顿、申请验收时,却由于正处于生产旺季,没有把整改意见一一落实,验收没有通过。“现在,我们已经将燃煤锅炉更换成了燃气锅炉,下周就调试到位,压缩机车间也设了隔音层。希望接下来的验收可以通过,尽快脱‘黑’。”陈新说。
这天,沈国成和他的同事们查现场,看报告,告知企业验收新标准。“对于这样的重点监管企业,提前介入服务可帮助其通过验收,从而尽快步入正常生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