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通州中专大礼堂里,“嘿哟”“嘿哟”……高亢欢快的通州民歌《打麦号子》仿佛把人带进了打麦场,现场掌声阵阵,通州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让观众如痴如醉。展示刘桥板鹞的舞蹈、通州方言说唱、起源于十总一带放荷花灯习俗的歌舞《映日荷花》、曾在通州城乡广为流传的莲湘舞… [查看详细]
东社镇严北村退休教师王瞿明的老伴在自家建的生态小公园里采摘桃子。卑多敏 摄他今年75岁,曾是一名教师。15年前退休回到老家后自掏腰包,花了10多年时间在家附近建了个生态小公园,为乡邻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他就是东社镇严北村的王瞿明老人。这个生态小公园位于王瞿明家 [查看详细]
“想不到通州法院对民生案件如此重视,执行法官连夜奔波上千里为我解难,作为一名申请执行人,我真心给通州法院的法官点赞!”6月12日,南通某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致电通州法院执行局,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原来,2016年,被执行人季某向南通某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购买了4台 [查看详细]
刘桥镇极孝村十二组村民都说同村九十岁高龄的黄井斋好福气,老人耳聋、手脚不便,全身都是病,无亲生子女,却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料和无比优厚的奉养。黄井斋是建国前老党员,当过村干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在大队做河工患上了痛风性关节炎,手指、脚趾和膝盖关节日渐变形,身受病痛 [查看详细]
书包、文具盒、台灯、书桌……6月8日,张赛楠从爱心企业家手中接过一大包礼物。看着自己列出的“心愿清单”一个个变成了现实,小姑娘高兴地笑了。当天,二甲镇举行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工作推进会暨四叶草志愿者协会“微笑基金”启动仪式,三名家庭困难孩童作为第一批受助对象, [查看详细]
这段时间,天气潮湿闷热,市民陈女士翻出了家里的凉席,简单的清洗过后,就铺在床上使用了。不料一觉醒来,她的胳膊上全是红斑。去医院检查,原来是被螨虫叮咬后引起的皮肤过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因为使用凉席不当,得皮肤病的患者不在少数。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缪亚军告诉记者 [查看详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预防儿童眼睛近视,提高小学生用眼健康意识,近日,区实验小学邀请专家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眼护眼健康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天,区实验小学邀请本地著名验光师张白为学生进行爱眼护眼宣传。张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容易出现的眼科问题、生活中如何预 [查看详细]
本报讯 (记者 曹抒雁 通讯员 朱薛青)6月初,十总镇双墩村现代果蔬园里的油桃已提前进入成熟期,开始上市了。 6月5日,记者走进油桃大棚,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只见一米多高的桃树枝干被沉甸... [查看详细]
翰墨传情,丹青抒怀。连日来,区残联主办的“感颂党恩·绽放生命”残疾人书画摄影及手工艺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不少艺术精品使观众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据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共有86件,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我区残疾人身残志坚、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在 [查看详细]
“磨剑十年,决战三日。”昨日,2017年高考大幕正式拉开,全区3742名考生迎来“人生第一大考”。在这备受关注的日子里,在众人瞩目的拼搏中,有笑有泪,有温情有关爱,更有放飞的梦想……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免费接送的爱心车队、保驾护航的交警、认真巡线的供电工人……本报记者兵 [查看详细]
昨天上午11∶30,江苏高考第一门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题也揭开了神秘面纱。今年的作文题为:“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要求据此写一篇自拟题目的作文。当天上午11点50分,记者在金沙中学考点门口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