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孩子们的“保护神”
古稀老人让爱“一路童行”
今年74岁的张慎明是西亭镇一名退休教师,2004年他担任了西亭镇纱场社区关工委副主任;2013年,他又多了一个职务,纱场社区农业支部党支部副书记。张慎明将党建工作与关工委工作有机结合,将社区的留守、单亲、离异和特困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被当地的百姓亲切地称为孩子们的“保护神”。
就读于纱场小学的亚泽(化名)父母离异,母亲几年前回了老家河南,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与年近九旬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爷爷奶奶年老多病,孩子的生活无人过问,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张慎明得知情况后,随即与孩子的班主任取得联系,请任课老师重点帮扶小亚泽。双休日,张慎明主动上门帮孩子补习功课,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为了让孩子减轻家务的牵累,使他全身心投入学习,张慎明还委托孩子的一位远房亲戚照顾其日常生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亚泽的学习成绩上来了,进入初中后还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亚泽的奶奶感动地说:“很感谢张老师,他很关心我孙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帮了不少忙,现在孩子的成绩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两个老人也放心多了。”两年前,父亲因工伤死亡,母亲回湖北老家改嫁,正在金北初中上学的吴小飞(化名)成了孤儿。年迈的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管教力不从心,孩子染上了一些陋习,经常旷课。张慎明说:“这孩子很聪明,只是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我得帮助他打开心结,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于是,张慎明找到小飞的爷爷奶奶和学校老师,多次与他们商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为了让孩子接受教育,张慎明还多次与小飞促膝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从正面教育引导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慎明的耐心教育下,孩子改掉了陋习,走上了正道。去年初中毕业后,跟叔叔学起了瓦工手艺。
纱场社区7组的徐新国是个半哑的残疾人,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其女儿于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孩子还是想上职校学习一门技术。同乐村8组村民张建群的丈夫早年病故,自己高位截肢,失去了劳动能力,两个女儿同时初中毕业,考上了职高,但姐妹俩为上学的学费很是犯愁。得知情况后,张慎明主动为孩子们争取上学资金,最终,在区老促会及西亭镇政府的资助下,3个孩子的上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去年下半年,3个孩子完成学业并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
关心关爱特殊家庭的孩子,除了自己积极发挥余热,张慎明还发动社区“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和老教师)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挂钩帮扶,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儿童同样能健康快乐成长。日前,张慎明被通州区评为2017年“十佳助人为乐之星”,他说:“每当看到孩子们成长进步了,自己心中就充满喜悦。我已经老了,只是希望这些祖国的花朵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那也算我为社会奉献一份余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