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钱淑芹: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发布日期:2016-10-24 作者:宗丹丹 程贝贝 阅读:808

    热闹喧嚣的重阳节“集体庆生”后,这里又重归平静。在原平东镇区西南角,水泥制品厂西隔壁的弄堂里,平东敬老院偏安于此。院长钱淑芹已经在这里做了11年的“掌门人”。

    “伯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跟我说说。”钱淑芹说话时,像一颗颗珠子往外窜,干净利落。平东敬老院现有58位老人,年龄最大的100岁。从他们入院后的饮食、就医,直至离世送终,钱淑芹都得管。

     2006年,40岁出头的钱淑芹当起了敬老院副院长,在此之前,她已做了11年村干部。以前,敬老院院长基本是由退休村干部来担任,但随着政府对老年人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上“敬老、尊老、爱老”的氛围越来越浓,逐步打破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工作清闲的偏见。因此,当时的平东镇政府决定由年轻的村干部钱淑芹来管理敬老院。

    温和的阳光洒在敬老院住宿楼前,坐在阳台条椅上晒太阳的老人们神情安谧,楼前是一块蔬菜园,种着大白菜、大蒜。“都是院长和护工们种的,每季都有时令蔬菜,和家里一样。”正在晒太阳的老人说。中午11点一刻,就餐铃声准时响起,这一天的伙食依旧是两荤两素。“饮食都很清淡,不能油腻。”钱淑芹说,饮食搭配得适合老年人,老赵有高血压、痛风,不能吃豆制品和海鲜,老李有胆囊炎,不能吃鸡蛋,不能吃得过于油腻……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她心里都有一本账。“基本都是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吃住都安排好了,这里才是家。”

    不过,钱淑芹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烦恼,甚至失眠了一个多月。院里的老人八成以上是男性,绝大多数都没结过婚,性格古怪的不在少数,经常是几个老人在一起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不休。“百个老人百个性,百个榔头百个柄。将心比心总会化解。”钱淑芹决定建立起管理制度,以前老人可以随意出门,容易发生事故,现在必须请假;每周组织老人看电影等活动,每个月开一次会,定期找老人谈心,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徐木新老人70岁生日那天,本来承诺给他庆生的侄子没有如约过来,看到他失落的样子,钱淑芹自掏腰包,喊上了几个和他要好的老人,给他办了一个生日会,“你们才是我的亲人啊。”徐木新感动得热泪盈眶。

    2011年以来,钱淑芹陆续送走了60多位老人,把后事安排得妥妥当当。因为孤寡老人居多,办理后事时也经常会遇到矛盾,比如安葬在哪里,死者的亲戚会发生争执,都是她一一去调解。半夜老人突发疾病,钱淑芹随叫随到,手术承诺书上签下的也是她的姓名,她已记不清这么多年签了多少字了;老人生病期间,她和护工们轮流照顾、送饭;夏天准备绿豆汤,冬天准备电暖宝……她以一位女性的细腻心思,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到,尽心照顾着老人们。

    敬老院工作琐碎,待遇不高,很多人待不久就离开了岗位,钱淑芹却放心不下这里的老人,“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我是怎么对家里长辈的,也会怎么对他们。”钱淑芹明年就到了退休年龄,但她说,只要老人们需要,她还会继续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