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您好,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将来为西藏人民争光。也希望您多保重身体,我们都惦记着您……”近日,一封来自拉萨的信让金沙中学援藏教师孙晓峰内心充满感动,思绪被拉回到2014年……
那年8月19日,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第一批50多位援藏教师,从江苏到达4000公里之外的西藏拉萨,孙晓峰就是其中一位。西藏当地有句话:“来西藏一天,这里是天堂;来西藏一年,这里是地狱!”这是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初来拉萨,确实是一种享受:湛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连绵不断的群山,还有那淳朴、豪爽、虔诚的藏族同胞,无不给人以惬意……
然而,当新鲜和兴奋渐渐远去,恶劣、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孙晓峰备受煎熬。从海拔几米的沿海到海拔3650米的高原,对于孙晓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开始几天他在房间里静躺,不能动,运动幅度一大就缺氧,呼吸困难。晚上每睡一小时就要醒来一次,后脑勺生疼。经过初期的适应与调整,孙晓峰终于迎来了在西藏的第一节课,才讲了5分钟,孙晓峰就有些说不出话来。此后每次上课,孙晓峰身旁都要准备一张椅子和一杯水,40分钟的课要休息两到三次才能讲完。西藏的气候非常干燥,流鼻血是常事。有一次批改试卷时,孙晓峰鼻血止不住地流,他用棉球堵住鼻孔,继续批改试卷。
工作环境虽然恶劣,但西藏学生的淳朴与单纯,以及对知识的渴望给了孙晓峰坚持下去的力量。西藏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成绩,孙晓峰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去找同学们谈心,为他们补课。
平日里,孙晓峰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但在拉萨的日子,他时常会想念家人,甚至时常泪眼朦胧。作为儿子的他,作为丈夫的他,作为父亲的他,亏欠家庭真的太多太多……
付出终有回报,2014年9月在西藏拉萨首届“苏中杯”实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孙晓峰执教的公开课受到一致好评,2014年在西藏拉萨年度考核为“优秀”。2015年7月,孙晓峰被评为拉萨市优秀援藏教师。2015年9月,获“感动南通教育人物”提名奖。
有人说,“援藏”是一段历史,“援藏”是一种精神,“援藏”是一份骄傲。而孙晓峰说:“‘援藏’是一次磨砺!”一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这一年的所学、所想、所知、所得将使他受益终身。“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选择去拉萨!”孙晓峰接受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