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们的案子还没开庭,7天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日前,通州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贷款合同纠纷,作为被告的某小微企业负责人不禁为法院的高效点赞。
此前,该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双方陷入贷款合同纠纷。法院立案后,引导当事人前往驻法院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进行先行调解。专业调解员启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上及时沟通双方诉求、传递相关材料,线下组织针对性的协商,仅用7天便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最终,小微企业得以保留经营资质并通过分期还款缓解资金压力,而银行债权的实现也得以保障。
据悉,该案是通州法院推动金融纠纷先行调解机制落地见效的缩影。法院积极联动银行、保险等行业调解资源,充分发挥行业调解员熟悉行业规则、了解业务流程的优势,形成“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的互补模式,让调解更加专业、高效。调解成功后,法院通过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确保调解协议具备可执行性和公信力,有效避免当事人因担心协议效力而再次产生纠纷,切实保障调解成果。
通州法院从机制创新、技术应用、协同联动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促进金融纠纷化解从“单一审判”向“多元共治”转变,不断提升纠纷化解质效。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45%的金融纠纷在庭审前成功化解,不仅实现“案结事了”的良性循环,也为群众实实在在减轻了诉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