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一株小芽菜解锁“无土生金”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5-11-11 阅读:503

喝着千岛湖矿泉水与白桦树汁长大,10天水培即可采收,日产6000斤实现全年无断供……走进东社镇的南通极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内,穿戴规范的工人正小心翼翼地铲去花生芽底部的根须,经过称重后塑封产品;隔壁培育车间里,一簇簇花生芽在暗黑湿润的环境中蓬勃生长,勾勒出现代农业的鲜活图景。

品质破圈 填补市场空白

“来尝尝,这花生芽能生吃,芽杆越短越甜,白藜芦醇含量也更高。”公司负责人韦伟端出一盒白白嫩嫩的花生芽,芽长约一指、芽杆匀长,芽头还裹着红色胞衣。记者入口尝鲜,只觉水分充足、清脆微甜,浓郁的花生香气在口中散开。

这份“好味道”背后,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执着。2019年10月,韦伟怀揣着“打造农业标杆”的愿景,成立南通极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蔬菜水培育苗起步,引进云南先进技术打破传统模式,率先在华东地区实现油麦菜苗、生菜苗大规模无土标准化育苗,2024年12月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2023年下半年,在蔬菜育苗业务稳定后,韦伟将目光投向新赛道。市场调研中他发现,花生芽虽培育难度高,但99%以上餐饮机构、95%以上商超仍未引入,且其健康属性契合绿色消费趋势,“空白市场就是机遇”。2024年底,公司投入近300万元建设新厂房,2025年5月中旬正式投产,以“极致品质”为目标探索培育新模式。

“100毫升白桦树汁加800毫升千岛湖矿泉水,才能种出1斤花生芽。”韦伟介绍,团队通过“矿泉水+白桦树汁+富硒培育”组合,迭代335个技术方案,不断优化花生芽口感,“添加白桦树汁既能去除土腥味,又能补充天然微量元素,搭配纯净矿泉水,最终培育出兼具口感与营养的优质花生芽。”

订单种植 实现四季供应

在原料车间内,工人正麻利又细致地挑选花生种子。“1斤种子能长出4斤芽,种子筛选是花生苗培育的第一道关。”韦伟介绍,为保障品质,企业从源头把关,统一渠道采购专用人工手剥花生,确保来源可溯,只保留无内外伤、大小均匀饱满的精品。“像这种有黑点的、芽头弯的、皮破的,通通都要剔除。”

“花生芽从浸种、萌芽到收获,全程仅需10天,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韦伟说,花生芽培育需精准把控选种、浸泡、催芽、分盘、上架等流程,培育阶段用纯净水浸种,芽尖初露后点播排列、预留生长空间,再移入专用培育间进行200小时精细化养护,引导芽苗向下扎根。“这时候需要将温度稳定在23℃左右,湿度也要控制在75%左右,稍有偏差就会影响花生芽的纤维和高度。”

高效培育叠加“订单式种植”,让花生芽产销无缝衔接。目前,公司每天可销售近500斤花生芽,200克装矿泉水花生芽出厂价5~6元,虽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倍,但凭借优质口碑,周边饭店、超市纷纷抛来合作橄榄枝。对于培育中产生的破损花生,公司也“变废为宝”——与周边农场合作,将不合格品用作畜牧饲料,实现全链条降本减耗。

锁鲜有术 畅销沪上市场

“生长周期快,保鲜就是抢占市场的关键。”韦伟介绍,为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花生芽,公司打出一套“锁鲜组合拳”:在日产能6000斤的基础上,采用每日定量化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建设冷库引入“低温驯化”技术,既延长保鲜期,又让芽体口感更脆嫩;设计黑色避光包装,抑制芽体后续生长;与顺丰冷链深度合作,确保运输途中新鲜不打折,包装上还贴心提醒消费者“冷链避光保存,5天内食用口感最佳”。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进一步打开市场。公司组建专业电商团队,拓展线上直播销售渠道,同时深化与线下商超、餐饮店的合作,花生芽凭借鲜嫩口感,成为凉拌、调味、火锅涮菜的热门食材。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率鲜进沪”南通名优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中,矿泉水花生芽更是圈粉无数,赢得沪上消费者一致青睐。

眼下,公司正加速推进省级技术标准申请、绿色农产品认证,为产品规模化推广筑牢“权威背书”。谈及未来规划,韦伟有着清晰蓝图:短期3年内,将通过拓展销路、扩大产能、规范生产流程,实现年产值超1.2亿元,带动240人就业;长期则致力于打造南通乡村农业全国标杆,同时将盈利反哺研发,布局花生生物菌剂、蔬菜移栽机等农业生态链业务,向农业现代化、集团化企业稳步迈进。

记者鲍仁